联系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国企改革 政策解读

彭建国老师  国企改革专家

著名经济学家

研究员、博导

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

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

中国资本50人论坛常务理事

浙大、北师大、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部分行业协会和央企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创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

【从业履历】

国务院国资委厅局级干部20多年,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经贸委机关和国资委研究中心工作。

国家经贸委期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厅局级干部培训班上被誉为演讲专业户,每次演讲都引起巨大轰动。

曾先后承担国务院领导和部委领导讲话材料起草工作,每月向总理办公会提供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建议材料,全国质量与品牌协调工作,每年两次连续38次主持召开全国50个中心城市经济运行分析例会。

曾分别总结砸三铁经验和邯钢经验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后在全国推广,第一次拉开了全国国企内部市场化改革序幕。

中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期间曾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认定发声专家,在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及其他主流媒体就国企改革对外发声全国较多,并获得习总书记肯定性批示。

第一个在党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系统理论文章,并获得网上几百万转载。

牵头负责国家部委和央企课题全国较多,共60多个,其中有国资委年度1号课题、发改委年度1号课题和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课题。

公开出版经济类著作近七千万字,其中11获省部级成果奖,先后获得江泽民、李鹏、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王忠禹、盛华仁、王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或肯定性批示。最近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新出版《国企改革一本通》。

关于国企改革方面演讲及讲课全国较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北大、人大和央企、国企等讲过700多场,其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解读160多场,给上万名中央企业厅局级领导讲过课,每次反响非常热烈。

【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问题新探索》(15万字),专著。

《利用外资与海外投资》(20万字),专著。

《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28万字),专著。

《市场经济读本》(21万字),专著。

《国际贸易读本》(20万字),专著。

《中国农业起飞战略》(34万字),合著。

《企业资产评估》(25万字),合著。

《中国农牧区改革新路》(15万字),合作主编。

《现代企业制度全书》,640万字,任主编。

《乡镇企业法实务全书》,300万字,任常务副主编。

《走向国际市场》,10卷,200万字,任常务副主编。

《中小企业改制转轨操作实务》,40万字,任副主编。

《国家公务员知识全书》,200万字,任副主编。

《中华名流》,15卷,150万字,任副主编。

《国家机关干部知识文库》,16卷,320万字,任编委会秘书长。

《中国工业五十年》,9部,20卷,4500万字,任编辑办主任。

《企业股份制改造》丛书,6卷,150万字,具体组织编辑。

《中国投资环境与政策》,250万字,任副主编。

《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合作翻译,其中他翻译8.5万字。

《西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述评》,合作翻译,其中他翻译1.3万字。

《企业研究方法》,5万字,主持翻译。

《国内生产能力估算研究》(5000字),专著。

《剪枝打叶,意在强壮─━关“五小”问题思考》(5000字),专著。

《尽快大幅启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5000字),专著。

《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8000字),合著,主笔。

《日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做法与启示》,合著,主笔。

《问题﹒对策﹒建议》(1.2万字),合著,主笔。

《生产动态》的编辑工作(国务院生产办业务刊物)。

《中国工业年鉴》执行总编(国家经贸委主管)。

【政策调研】

1991年10月,调查总结江苏徐州市“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扭亏增盈工作经验,后经朱镕基副总理批示,在全国掀起了推广学习高潮,从此正式拉开了中国企业内部三项制度(劳动用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

1992年,总结编写并在《生产动态》上刊出邯郸钢铁总厂加强内部管理、模拟市场成本核算的做法和经验,这是邯钢先进经验第一次公开亮相。此后,我国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学邯钢运动。

1992年7月,根据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精神,承担起草国务院生产办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九十年代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研究及调整“八五”计划的建议》材料的主要起草工作。通过研究提出,建议“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由原计划的6%调整为8-9%,得到了中央的采纳。

1992年12月,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综合各组代表的发言,把当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概括为“三热三不热”(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国有大中型企业不热,能源、交通等瓶颈产业不热,农业这个基础部门不热),得到了朱镕基副总理的赞同并在其会议总结报告中采用。

1993年5月,写出《五高五紧张,三热三平缓─━当前国民经济形势分析》报朱镕基副总理,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建议,供中央宏观调控决策参考。从下半年开始,中央针对经济过热问题采取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

1994年3月,研究写出《转轨时期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变化》,提出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运行方面的八大变化。1994年10月,写出《当前经济运行调控思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民经济运行调控的一些基本思路。12月,起草全国经贸工作会议文件《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方案纲要》。

1995年,参加中财办为十四届五中全会准备的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课题研究,与课题组共同完成了(本人主笔)由委承担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专题报告,得到了中财办领导的肯定;共11张

1995年12月,起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目标模式,并具体提出了“培塑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的市场主体,构造有规范、有竞争、有秩序的市场载体,建立有威望、有手段、有效率的调控体系”。此件作为全国经贸工作会议讨论文件征求各省意见。

1996年,起草《关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了“三个提高,一个降低”的具体目标,作为全国经贸工作会议文件正式下发各省区市经贸委。

1997年10月,参加党校学习期间,研究写出《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工作》,受到有关方面好评。1998年9月,起草《1999年经济运行工作目标与思路》,文中提出了新形势下“一线三点”(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分析掌握经济运行动态信息为前提,以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为基础,以做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为保障)的工作思路。自此以后,全国经贸委系统经济运行工作基本按此思路开展工作。此外,研究写出《关于国家经贸委质量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朱镕基总理专门批示吴邦国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及中编办研究。

【主讲课程】

《中国经济走势与企业发展对策》

《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彭建国老师的课程大纲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