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与展望 1、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以电为中心打造多能互补的能源互联网3、再电气化实现终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4、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电力供应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的整体电源发展规划和情景展望5、坚强电网枢纽平台支撑多网协同与数字新基建深度融合--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发展、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情况下的电网枢纽平台和能源互联网(物理系统、 宏观政策 2024年11月30日 0 点赞 308 浏览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1、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欧盟碳市场情况分析3、北美区域碳市场情况分析4、我国试点省市碳市场分析5、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运行情况分析6、节能减排与CCER项目开发7、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来展望 宏观政策 2024年11月21日 0 点赞 227 浏览
双碳背景下的陆上及海上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电建设、运维管理 涉及风电场选址,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风能资源测量,风资源评估,项目总体规划,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审,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取得相关支持性文件,编制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核准,微观选址、详勘、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竣工并网发电等。 宏观政策 2025年01月08日 0 点赞 237 浏览
双碳背景下的我国新型储能发展 第一部分:关于储能工程,涉及造价、投资收益比,侧重于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构成),后期的交施工等1、能源革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迫切需求2、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划和展望3、储能的类型、特性指标、造价、安全性、寿命、系统作用等4、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路线5、电化学储能的系统构成、产业链分析6、储能项目前期工作流程7、储能项目可研、勘测、设计等8、储能项目获利方式、收益率分析第二部分:国家储 宏观政策 2024年11月04日 0 点赞 232 浏览
双碳目标下的电力市场 碳交易 能源互联网相关问题分析和研判 1、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情况(1)电力市场交易体系逐步健全(2)电力市场分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3)市场开放度和活跃度显著提升(4)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2、全国碳市场与全国电力市场的关系(1)相互独立(2)有共同的主体(3)通过价格相连3、电力交易与绿色交易的协调问题4、我国未来能源互利网发展格局(1)电网公司、发电公司最新战略(2)电力、电网与“能源互联网”(3)加快构建能 宏观政策 2024年10月31日 0 点赞 255 浏览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 1、《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及其解读2、《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及其解读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国内外典型研究案例4、以电为中心打造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发展格局▪能源不可能三角与能源互联网 宏观政策 2024年10月28日 0 点赞 327 浏览
双碳目标下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与运营 1、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能建多少?分布在哪?2、为什么我国抽水蓄能火起来了?未来发展规模有多大?(1)我国能源革命与碳达峰碳中和(2)加快终端化石能源电能替代推动实现“双碳”目标(3)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4)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建设(5)风光电出力特性及其高效消纳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抽水蓄能重要作用3、我国抽水蓄能现状及“十四五”规划4、投资单 战略管理 2024年10月23日 0 点赞 273 浏览
双碳背景下金融机构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愿景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目前针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已经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利用市场资金加以弥补。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自主创新下取得蓬勃发展,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我国为什么会提出 宏观政策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290 浏览
刘子军 刘子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CSU))MBA高级经济师深圳市国防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国防教育授课专家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深圳现代军事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 政策解读 2024年08月15日 0 点赞 795 浏览
李晓林 李晓林老师简介——实战派企业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者南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 教 授京津冀经济发展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十九大报告解读与两会解读 特约评论员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 高级研究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客座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 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EMBA特聘教授先后主持参与了百余项产业战略转型升级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跨国文化研究及创新管理咨询,并兼任数 政策解读 2024年06月24日 0 点赞 71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