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经济形势与科技金融机遇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科技红利”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6.“科技红利”突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二、当前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趋势1.中国经济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2.十年周期和经济趋势研判3.十年周期和中美关系研判4.十 宏观政策 2024年08月26日 0 点赞 599 浏览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业战略发展、策略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6.“金融强国”突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二、当前经济周期和银行战略1.中国经济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2.十年周期和经济趋势研判3.十年周期和产业迭代升级4.十年周期与资产配置 宏观政策 2024年09月21日 1 点赞 610 浏览
科改行动与国家科创政策解读及中长期激励策略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与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与“新时代”强国战略2.“金融强国”指导思想、标准和监管变革的新进展3.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新特征4.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新策略二、科改行动国资委最新政策解读1.国资委科改行动政策背景与目标2.行业先进的改革案例分享3.对中移苏研科改行动的交流与建议三、 宏观政策 2025年02月17日 0 点赞 200 浏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与2024年经济展望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疫情三年宏观经济低迷4.美元加息和地缘冲突:全球经济动荡5.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6.最新经济金融数据——我国经济迎来复苏二、当前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趋势1.中国经济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2.十年周期和经济趋势研判3.十年周期和中美关系研判4.十年周期和产业迭代升级5.十 宏观政策 2024年08月26日 1 点赞 523 浏览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转型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近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6.城市化工业化红利接近尾声7.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8.房地产和信托连环爆雷9.“科技红利”突围:2024年是科技年二、当前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趋势1.中国经济十年周期——朱 宏观政策 2024年06月21日 0 点赞 495 浏览
史璐 史璐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北大博雅 高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重点课题编制组主持与规划专家 北京发改委重点课题编制组主持与规划专家香港凤凰卫视 特邀嘉宾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 理事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证书【详细介绍】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特聘专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银行、 政策解读 2025年01月07日 0 点赞 1239 浏览
大湾区国家级科学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机遇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科技红利”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6.“科技红利”突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二、当前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趋势1.中国经济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2.十年周期和经济趋势研判3.十年周期和中美关系研判4.十年周期和科技 宏观政策 2024年08月28日 0 点赞 610 浏览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企业战略布局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金融强国”指导思想、标准和监管变革3.“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4.谋求新突围——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5.近年经济走势和政策回顾6.资产收益率走低出现“资产荒”7.当前及未来国际形势分析›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贸易的影响›&nbs 宏观政策 2025年01月31日 0 点赞 339 浏览
2024年两会精神解读与数字建筑机遇 一、2024年两会政策:“新质生产力”突破年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质生产力”2.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资源支持“新质生产力”3.全国两会:房地产和建工行业“软着陆”政策4.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是政府首要任务二、“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创新1.《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论述生产力理论2.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3.科技、组织制度4.全要素生产率理论5.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宏观政策 2024年09月03日 0 点赞 47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