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战略性新产业与建筑业发展机遇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尤其是建筑央企∕国企在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部署,围绕主责主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着引领性与基础性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与组织

【课程背景】作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工程项目主要参与方的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参与单位和人员的资格管理,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工程项目范围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程项目费用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课程收益】1. 掌握工程项目

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与管理

【课程背景】在工程行业,有所谓的三控三管一协调,三控指的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三管指的是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指的是全面地组织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这其实是站在项目经理、项目总或者是公司管理者的角度来实施的,基本上这7点做好了,一个项目就能顺利的实施下去,一旦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对于项目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其实说白了成本就是钱,控制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节约成本。办法有合

通航产业∕低空经济与建筑业发展机遇分析

【课程介绍】低空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通航产业∕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新机遇!建筑企业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

房建、水利项目变更索赔及二次经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控制

一、合同价款的约定1.合同类型的选择(1)《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合同类型的规定(2)《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合同类型的应用理解(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总价合同的选择影响(实例一、实例二)2.合同价款约定内容和事项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合同价款约定是市场涨价风险的规定(1)问题由来(2)《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3)划分原则(4)合同对于材料涨价风险未明确(约定)时的处理方法4. 《

建筑业疑难税务问题、成本测算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课程背景:建筑业疑难税务问题和税务筹划是广大学员普遍关心的话题,应广大学员的要求,本次课程特邀请北京某建筑企业税务总监陶国军老师全程讲授《建筑业疑难税务问题解析、税收成本测算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课程。本课程梳理了建筑业常见的10大疑难税务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包括:简易计税疑难税务问题解析、一般计税疑难税务问题解析、合同签订和审核疑难税务问题解析、挂靠项目涉税实务疑难问题解析、跨区域项目属地纳税

工程项目投资模式的辨识难点解析及风险管理(PPP+EPC)

【课程背景】重大工程项目往往体现企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于提高企业再生产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同时,由于工程项目投入资源多、古用资金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环节多、多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构成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高危区”。近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市场开始形成,行业推广面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从化王、石化行业逐步推广到冶金、电力、纺

建筑业年度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

【课程大纲】一、年度经营计划分解1、梳理各类工程产值2、经济指标3、利润指标4、各类结点二、年度预算与进度分解1、分部分项工程费1)人工费2)材料费3)施工机具使用费4)企业管理费5)利润2、项目措施费1)单项措施费2)总价措施费3、其他项目费1)暂列金额2)暂估价3)计日工4)总承包服务费4、规费1)工程排污费2)社会保障费3)住房公积金5、税金1)应交增值税2)城建税3)教育费附加三、年度资金

甲方与总(分)包尖锐问题处理及工程四大核心问题实例解决

【课程目的】本课程通过理论引导、结合工程管理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原因,详解甲方与总包、分包尖锐矛盾及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四大核心问题处理办法。提供“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检验”的技术管理方法和创新思维,重点解决高品质工程落地问题,以大视角全案例解读工程管理的难题。【课程收益】1、掌握房地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2、掌握工程管理进度、质量、成本与安全四大核心控制标准与精髓;3、掌握不同施

建筑、房地产业税务风险排查与节税规划

课程背景:房地产企业的涉税风险主要体现在一个”既要高收入又要少纳税”这个矛盾体中,在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治理中,执法部]也查处了一些违法偷逃税款的伎俩,绝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是有"底线”的。其实,在现行税收政策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是可以依据交易安排合法减轻的。要进行合理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先弄懂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高税负的原因,再进行交易上的合理安排。大部分建筑房地产企业财税人员对增值税把握不透,思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