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建设 课程背景: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我国,“新基建”政策的落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工业互联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通过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肩负着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工业互联网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一步,也是解决传统制造业装备和软硬件 制造生产 2025年07月25日 0 点赞 195 浏览
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 这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概念不断推 出,不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商业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产品会智能化、服务会智能化、研发会智能化、制造和供应链都将会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企业面对成本问题、商业环境变化问题和新的竞争方式的问题的考验。 很多国内企业已经行 制造生产 2024年12月31日 0 点赞 537 浏览
7月19-20日生产运营与智能制造高级研修班课程表 【时间:2025.07.19-20日地点:清华科技园】课程安排07.19 《改变企业竞争格局的数字技术与企业创新》范玉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导,中国工业自动化与系统集成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信息化专家组专家。07.20 《服务型制造-中国制造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贾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一 课程安排 2025年05月28日 0 点赞 240 浏览
精益智能制造 孙亚彬,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加剧,以机器换人为主要诉求的智能制造已经势在必行。目前,阻碍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过大、回本周期过长,要控制成本,势必要引入精益生产。解决课题›不清楚什么条件的企业适合引入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投资过大›品种规格过多,造成智能设备频繁调试,以至于无法使用›现场意外频发,造成智能设备无法正常运作培训对象›企业老板 制造生产 2025年06月10日 0 点赞 640 浏览
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一路通关, 迈向智能制造 课程大纲:一、概念及背景阐释(0.5H):1.何谓数字化?智能制造?工业4.0?2. 国家数字经济战略、 国标 CMMM解读二、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原理及路径( 1 .0H)1. 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使能技术2. 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愿景描述3. 制造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愿景描述4. 企业数字化升级 制造生产 2024年11月02日 0 点赞 488 浏览
范玉顺 范玉顺, 1990年7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0年8月开始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1993年至1995年, 获德国政府洪堡奖学金和联邦研究技术部部长奖学金, 在德国柏林工大和波鸿鲁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任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集成研究所所长,网络化制造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津贴。现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智能制造 2024年12月19日 0 点赞 1595 浏览
魏海标 魏海标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实战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广东科技学院专任教师曾任:华为技术智能制造及制造运营管理部长世界500强曾任:美的集团家用空调精益生产及物流总监世界500强曾任:FOXCONN IE学院IE科长及专案负责人世界500强23年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770 浏览
李铁军 李铁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营销和管理实战培训专家前西门子中国MES行业总监前亚马逊云科技制造业生态拓展负责人前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咨询部首席顾问近20年智能制造咨询/大客户营销和团队管理实战经历,曾任职某工业互联网创业独角兽公司营销副总裁现任某工业元宇宙创业独角兽公司布道师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MES分会第一届理事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委会委员西交利物浦校外导师主讲 创新管理 2024年10月05日 0 点赞 1082 浏览
朱铎先 朱铎先 高级工程师,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战型专家。兼任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MES分会副理事长、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副理事长、走向智能研究院智能工厂首席专家、泰安市智能制造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具有二十多年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经验。规划指导研发的设备物联网、MES制造执行系统等产品已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数百家企业得到成功应用。提出了“CPPS人机网三元战略”、“六维智能工厂”等 智能制造 2025年07月22日 0 点赞 241 浏览
精智融合—打造制造业新质生产力 精益数字化智能制造· 驱动制造业新质增长,主讲:林胜益老师【课程背景】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的新词汇。这一概念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加快形成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增强发展新动能。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制造生产 2025年08月24日 0 点赞 6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