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华

双碳目标下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与运营

1、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能建多少?分布在哪?2、为什么我国抽水蓄能火起来了?未来发展规模有多大?(1)我国能源革命与碳达峰碳中和(2)加快终端化石能源电能替代推动实现“双碳”目标(3)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4)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建设(5)风光电出力特性及其高效消纳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抽水蓄能重要作用3、我国抽水蓄能现状及“十四五”规划4、投资单

白建华教授为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授课

2024年11月8、9日,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举办战略领导力提升研修班。输配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邵建明,党委书记、副总裁张和平出席并作讲话,常务副总裁徐光辉主持培训。培训特邀外部专家白建华教授针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开展主题讲座。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领导班子全体人员、总部中层正职干部、企业党政负责人及青年代表参与培训,相关产业兄弟单位、功能性平台线上参加。来源:上海电气输配电

绿色能源产业链研究及投资机会

1、我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现状2、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对绿色低碳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客观要求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4、我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发展情景展望5、我国主要绿色低碳能源的产业链分析6、主要绿色低碳能源及其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

大型储能站规划审批流程、设计建设标准和安全标准;储能政策、市场、商业模式、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储能电站种类和开发潜力1、抽水蓄能开发潜力及站址资源分布2、新型储能种类与特点3、不同种类储能的技术经济参数及应用场景二、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储能电站规划及发展展望1、我国电力需求预测与分析2、我国电源总量、结构和布局3、我国储能电站规划和展望三、储能电站项目开发、建设、运营(1)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流程(2)新型储能电站前期工作流程四、储能电站标准(1)设计建设标准(2)安全标准五、储能电站

白建华教授为晟天新能源讲解新型储能发展

本次讲座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白建华教授担任讲师。白教授重点从五个方面讲解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发展、储能技术创新趋势分析、新型电化学储能的基本构成、储能电站关键技术及新型储能政策和收益模式等,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详实、条理逻辑清晰,为公司拓展经营业务、践行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核电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二)以电为中心打造能源互联网(三)再电气化实现终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四)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电力供应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的整体电源发展规划和情景展望(五)坚强电网枢纽平台支撑多网协同与数字新基建深度融合--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发展、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情况下的电网枢纽平台和能源互联网发展形势和展

双碳目标下的电力市场 碳交易 能源互联网相关问题分析和研判

1、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情况(1)电力市场交易体系逐步健全(2)电力市场分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3)市场开放度和活跃度显著提升(4)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2、全国碳市场与全国电力市场的关系(1)相互独立(2)有共同的主体(3)通过价格相连3、电力交易与绿色交易的协调问题4、我国未来能源互利网发展格局(1)电网公司、发电公司最新战略(2)电力、电网与“能源互联网”(3)加快构建能

海洋能源与海上风力发电的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趋势2、海洋能源种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海洋能源的发展前景3.1 潮汐能3.2 波浪能3.3 潮流能等4、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潜力和规划布局5.1 国内外规划发展情况5.2 我国发展潜力和分布5.3 我国分省区规划情况等6、海洋能源与海上风电发展的相关事宜6.1 海上风电发展产业政策、标准体系6.2 漂浮式海上风电6.3 海上风电与

新能源(光伏、风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的国家政策导向及项目建设实施

【课程大纲】一、引言1. 新能源概述2. 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3. 新能源政策导向及项目建设实施的意义二、光伏产业政策及项目建设实施1. 光伏产业政策导向及目标2. 光伏电站的选址与布局3. 光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与技术要求4. 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三、风电产业政策及项目建设实施1. 风电产业政策导向及目标2. 风力发电场的选址与布局3. 风力发电机组的选择与技术要求4. 风电产业发展的前景与

我国风电开发与建设

第一部分: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与中国风电发展将我国风电的开发利用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展现,给学员系统性、全方位描绘风电对我国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从时间轴来看,描绘风电在近期、中期、远期(至2060年)的开发规模、开发布局;从上下游协同,展现荷源网储整体发展情景,保障风电的大范围配置和高效率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