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

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挑战与机遇二、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案例:大数据对支付业务的影响案例:大数据对存贷业务的影响三、区块链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对存贷业务的影响四、人工智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存贷业务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财富管理的影响

商业银行对公客户营销策略与方向

课程时间:1-2天课程背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经济双循环发展战略。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强调金融回归本源,更加重视金融对实体企业的支持,监管整治乱象4号文、同业包商银行事件等均对过去的投行、资管等公司客户服务手段产生影响。在此政策背景下,如何把握公司机构客户的需求,如何联合利用传统及创新产品,具体还有哪些创新空间,结构化产品、标准化产品在公司客户服务上有哪些机会,都是值得仔细分析与

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贷前尽职调查课程大纲

【培训对象】信贷支行网点负责人、信贷客户经理等信贷部门条线人员【培训时间】1天课程大纲:第一单元 常见普惠小微信贷客户群体分类1、狭义的小微企业客户▪ 微型企业客户群体▪ 个体工商客户群体▪ 三农个体经营客户群体2、广义的小微企业客户▪ 中小企业客户▪ 微型企业客户▪ 个体工商户客户▪ 三农实体经营户(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3、信贷的目的▪ 筹措资金▪ 建立信用▪ 能力建设2、小微信贷业务的八大

麦勇

麦勇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系教授 ICBRR 及IFM 培训讲师 CCRA、CRAF(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 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投资项目首席研究员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人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nbs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基层管理者应把控的十八个重点工作

【课程背景】近些年来,银行分支机构出现的风险案例数量日趋增长,无论是内控控制的疏漏,还是员工的操作问题,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不慎都可能引起不容小觑的损失。这不仅会造成银行的经济损失,更会诱发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银行必须严抓支行和网点的管理,改进管理模式与操作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本课程结合历年来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检查和处罚实例和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实务案例,通过对支行及网点

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技巧及新《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在不良清收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式与技巧一、清收方式与清收策略1、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确定的前提----资本成本与风险成本2、保全的第一要务:及时止损、防止风险扩大3、清收方式的选择:诉讼清收、非诉清收与核后清收二、清收的主体与财产线索(一)贷款从谁身上收回来1、一级承债主体2、二级承债主体3、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不良资产清收中的应用(二)贷款从什么地方收回来1、存款 2、房地产 3、对

商业银行内控执行力提升

第1章: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1. 2019年金融工作和监管政策重点解读与分享▪ 2019年央行与银保监会年度工作会议要点2. 全面理解近期合规监管相关政策解读与分享▪ 近年监管活动的主线与脉络▪ 《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关于加强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商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案防管理与员工行为管理

【课程目标】1. 分析当前金融行业运行的环境与挑战,解读监管思路与监管主线2. 通过监管处罚分析,结合监管要求,提高学员对合规风险管理的认识 3. 解读相关文件并通过案例介绍与实践分享,提高学员对案件防控的理解和行为风险管理的认识,减少日常工作中的行为风险事件4. 分享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关知识与监管要求,提升学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文化的理解第1章: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1. 近期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运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全流程管理

第一章 对公信贷业务贷前调查与分析要点1. 当前环境下,做好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主要思考2. 当前重点支持行业和重点投放行业3. 贷前调查,客户营销与理解客户: ▪ 客户准入与如何选择客户▪ 信贷客户准入需要考虑的问题▪ 客户策略与客户拜访▪ 客户策略与计划的制定▪ 什么是控制力▪ 贷前调查应该如何去做▪ 贷前调查注意事项要点▪ 贷前调查的要点▪ 大型企业授信业务与民营企业授信的差异点▪ 理解关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贷款调查与尽职免责简介

开篇 我国当前监管动态的简要分析近期银行业动态:▪ 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相关规定▪ 大额风险暴露相关规定▪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债转股▪ 中小农商行风险暴露与评级下调第一章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和风险化解手段1. 我国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类型2. 主要风险化解手段第二章 贷款尽职免则1. 对监管政策的进一步理解:▪ 总体要求▪ 认定标准▪ 免责情形与问责要求▪ 其他要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