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营销

对公负债业务营销及客户关系深耕维护

培训时间:1天(6小时)培训对象: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公司部人员及业务条线管理者授课方式: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情景演练课程课纲:一、银行负债业务营销面临形势及思维观念转变面临形势:1.经济下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违约风险逐渐加大2.利率市场化趋势下,资金成本不断上升3.规范表外融资造成银行融资服务能力减弱4.财政存款营销难度越来越大5.存款分流比较严重思维观念转变——三个转变一个回归1.产

高净值客户的营销与维护

【培训对象】私行理财经理、营销主管、支行长【课程目标】▪ 学会秒读客户心理,合理应对▪ 能够真诚赞美客户并主控面谈全流程 ▪ 了解客户类型,深度KYC客户▪ 学会打造自己,能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营销与服务客户▪ 学会让客户对枯燥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充满兴趣【授课老师】刘畅【授课时长】1.5天(每天6课时)【授课方式】沉浸式课堂:讲授+互动+案例分析+演练【课程大纲】一.谈客户就是在深度拿捏人性1. 铺陈

高净值客户深度KYC的实战技巧与方法

课程时长 课程时长:6小时课程目标 学员能够了解KYC的重要意义与目标,熟练掌握KYC的内容,合理运用KYC的技巧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深度挖掘不同类别客户,把各种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业素质与开发维护客户的能力,进而实现产能的逐步提升课程大纲:一、KYC的意义与目标 1. 突破产品销售的瓶颈• 银行客户经理的两种必备能力:财富管理专业能力VS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客户关系的三个层次:认识--

客户经理沟通谈资打造和客群提升

【课程背景】营销及客户经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客户打交道,是给企业创下营销业绩的支柱力量。无论是个人零售,抑或渠道营销,优秀客户经理和营销大多是综合能力强的多面手,既懂业务、精通产品,又能快速和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客户打成一片,产生稳定业绩和持续增量。因此,客户及营销经理必须精准掌握客户的心理,并有效引导客户的购买行为,才能快速高效地成交。营销就是心理博弈战,制胜策略就在心理操纵间。本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引

沙龙策划及营销技巧

【课程背景】通过各类沙龙活动获客、储客、养客、成交、转介绍是金融机构常用的营销模式,但是疫情三年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和感知,线上活动分走了大部分流量客户,线下活动的开展面临两大痛点,一是到场人数少,影响力不足;二是流程闭环确实,转化率低。本课程从认知层解答为什么沙龙活动越开效率越低,越开成本越高,从行动层策划沙龙活动闭环,层层递进。【课程收益】▪ 了解沙龙活动的真实收益▪ 掌握沙龙活动营销的策划逻辑

张可

背景资料:小微学院资深研究员《小微普惠之DVD营销™》研发导师年均授课+辅导天数超200天18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13年银行从业经验企业培训师、岗位促动师国际培训机构认证讲师个人理财规划师曾任:北京500强高管、企业文化讲师某农商行综合部经理、风险部总经理、信贷部经理某省会级农商银行副行长省联社十佳支行长数据解读:数据介绍张老师:18--十八年金融行业培训经验200--年授课辅导量超200天1000

大客优先--银行对公大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课程背景】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银行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指引下稳步推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这样的大方向、大趋势之下,银行对公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需要在客户关系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产品策略与方案设计,以及服务策略和团队组织上继续改进和提升,提高大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粘性。【课程收益】1. 认识当前银行对公业务发

银行对公如何提升营销沙盘/企划能力?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银行在政策指引下稳步推动对实体经济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这样的大方向、大趋势之下,银行对公营销和客户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准确理解高科技、新经济等战略新兴行业的深入洞察来建立对客户或客户群所在外部行业条件的认知。课程收益:1. 准确理解当前对公业务发展的趋势和挑战;2. 认识新经济、高科技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3. 学习“三板斧”

商业银行低成本营销策略与实战案例全解析

一、是否存在人间大炮——低成本营销案例开篇思考:1.基层行想要的是什么?好的产品、好的人员、好的客户群体、好的市场机会、好的营销方式、好的激励、地理位置2.客户为什么选择这家银行(网点)?地理位置、服务质量、产品业务种类、品牌信誉、技术设施、费用、客户体验、安全性案例解析:1、奋斗支行成功案例2、为什么都是分行营业部层面业绩好?1.核心区位优势、品牌效应2.高价值客户群体聚集3.资源集中,充足的预

商业银行 全媒体营销实战AI工具操作技能提升方案

【课程背景】 新的市场格局、新的市场需求,“危”中有局,“危”中有机。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在危机中探寻转危为机的生存之道迫在眉睫。传统营销业务方式存在“拉不来、养不起、留不住”的现象,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生存模式决定行为模式。互联网高速的发展让每一个人目不暇接,国有大行下沉,互联网金融跨界竞争,使得客户对线下物理网点依赖性降低,网点转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