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王树忠
常驻地: 北京

课程背景

2019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历时八个月、百易其稿、提出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个方案。

这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在中国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展开。如果将它比作一场大考,“考生”有超8万户企业,资产总额300多万亿元,其中的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一场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改革,是一场凝心聚力、激发活力的改革,是一场全员参与、社会关注的改革。

2022年,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高质量圆满收官。

三年时间,国企改革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玉兔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全面贯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推动了国企向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标杆企业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提升的先进做法有哪些?

如何全面落实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做实业务战略质询,完善战略执行体系?

如何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不断提升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业绩“含金量”,实现国资央企“一利五率”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

如何分类签订任期与年度合同,把经营指标拉通到月、贯通到站,严肃预算刚性约束,强化动态监控、亮灯预警,提升战略执行力,取得优异经营绩效?

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直面世纪全球多重危机叠加等严峻挑战,以厚植生存发展之基、市场开拓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强大物质基础、创新发展动能、经营创效基础、党建独特优势为重点,统筹做好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成果,在政治大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政治检阅中挺起了企业脊梁?

2023年国资国企为何“两增”变“一增”?

为何“一控”变“一稳”?

为何“三提高”变“四提升”?

怎么用好”一利五率“指挥棒合规地突破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瓶颈?

本课程着力通过解析国资委三年国企改革收官情况更系统的了解国企三年改革历程,结合国企现存国内外生存环境,系统的总结、回忆三年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不足,寻找国企发展方向。通过深入解析2023年“一利五率”指挥棒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把国资国企测“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好。在国资监管测,坚持以绩效为驱动,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融合全面预算、司库体系、财务决算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办法,以国资侧和企业侧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工作落脚点,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本课程致力于建设高效化、智能化的国资侧、企业侧财务监管平台和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不断为国资业务信息化建设加码赋能,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合理增长发展下,全面统筹、安全发展。 

课程收益:

课程帮助学员:

1. 系统了解3年国企改革的战略路线图和改革成绩

2.理解“一利五率”的基本含义与计算公式。

3.找到提高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的有效途径。

4.探讨影响“五率”的关键因素和优化方法。

5.吃透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动向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高、中层管理者,财务经理/主管/成本核算人员,有兴趣进步提升的职业经理人

课程方式:核心法则讲解、案例分析、规律总结、启发式、情景练习,互动式教学。

课程大纲

1、三年改革行动是一场广泛深入的系统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战略布局,为国资国企顶层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设计,出台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做保障。同时,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报表计时,对标对标、月清项结。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明确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历时八个月、百易其稿、终于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方案。

三年行动为国有企业发展赋能提质、创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更好发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顶梁柱作用,助力行稳致远;

三年行动极大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三年改革,推进了国企瘦身健体、突出了主责主业,“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既定任务基本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

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效是多维立体的、改革成绩单是亮眼的,改革形成了国有企业治理的中国方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明确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性,方案更体现了“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务实精神。三年时间间改革完成了八项重点任务,满足了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需要,方案覆盖了各层级国资国企,千头万绪、工程浩大。成功的通过“管理型+治理型”的不同行权方式,把党建成功引入国企公司治理,为企业执行权权责配置留足空间,用“方案+标准”有效地贯彻、落实了企业董事会决策精神。

三年改革行动国企改革如期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的预期目标,国资国企在做优做大、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方面不断增强,改革不断开辟新境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把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以党建入章程为突破,把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作为破题的关键,努力加强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企业通过《治理主体权责清单》让各个治理主体知道自己有哪些权,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划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治理主体履职尽责。清单纵向覆盖了企业多个业务领域、多个具体权责事项。横向集成“三重一大”事项的分类、行权主体、行权方式、行权路径等核心要素。改革通过引入和建立外部董事制度,为企业在重大决策上提供多元视角,企业治理效能、决策的科学性得到控制和提升、决策风险大大减少。通过“三横三纵”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法人治理体系。健全总经理授权经营后的定期跟踪、评估调整机制,有效保障经理层依法履行
“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职责”落实。

通过这些行动使国企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为治理效能。

3、三年改革使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更加优化、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三年行动推动了一批国资央企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呈现新气象。除了央企,各地方也积极推进企业重组与整合,组建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三年改革推动了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和安全保障作用。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改革5大专项工程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世界一流企业示范工程”,使一批老国企焕发新生机,一批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4、三年改革完善了国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统筹运用“六加、两保、两减”等政策措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在科技创新的改革奋进之路上,一大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与成果竞相奔涌,以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将中国推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越来越多国企意识到“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三年行动期间,创新激励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实施科技研发投入在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重点核心研发团队工资总额单列等政策,加大对国企科技创新支持,全面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国企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加大。中央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经费超1万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与2019年相比,2021年209户“科改示范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6.5个百分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增长69.5%。技术的关键性突破、颠覆性突破除了要坚持以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主导,还必须靠多方联手,形成网络化的前沿竞争格局,包括领航企业、中上游关键核心配套企业、科研单位,以及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这个创新网络的核心层可称之为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产业链的领航企业要有适合的机制,既要在创新资源之间建立知识纽带,也要形成一定的商业纽带,更要形成允许探索的文化氛围,结成有共同战略目标的,以网络为支撑的,可长久发展的利益相关者链条。

5、三年改革使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要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各类人员能推动企业发展的责任心。改革形成了与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牢牢牵住“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企业活力与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众多国有企业脱胎换骨,加速成为现代新型国企。例如某国资央企用两个合同解决人事问题,其中:用劳动合同解决身份问题,用岗位合同解决进出问题。普通员工按照岗位合同进行严格考核,在岗位合同中细化工作内容、标准等,对于岗位不达标经两次培训未通过的解除劳动合同,从而使那些不会干事、不想干事、混日子的员工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平稳退出企业,解决企业活力和动力不足问题。管理人员“揭指标竞聘、带契约上岗”,自上而下全体起立、竞聘上岗,采取“3+4”模式“赛场选马”(3名内部评委、4名外部评委),推进“271”末位淘汰机制, 改革带来了机制之变、效益之变、气象之变。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国企“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广泛建立,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劳多得、争先创优、有为才有位的浓厚竞争氛围,许多传统老国企焕发了新气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坚持“三统一、三结合”,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三化”监管优势,提高监管方式科学性,科学界定监管边界,全面完成权责清单制定和分类授权放权工作,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工作闭环,加快推进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着力构建“两利四率”为主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国特色国资监管新模式加快形成,为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支撑。国资监管效能切实增强,建立“一利五率”(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统筹稳增长、抓改革、强创新、促发展、防风险等多重监管目标,强化全方位全过程体系化监管。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在中央企业试行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6、吃透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动向及2023年目标任务

    2023年的国企改革将以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作为重点。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而核心功能侧重于一种作用,前者往往是单个的企业居多,后者是国有经济的整体作用。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表了题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的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精神,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会紧紧围绕以下5各方面开展:

(1)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3)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

(4)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5)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2023年改革会在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发力。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思想,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以产业引领力、科技创新力、安全支撑力、公司治理力、协同发展力为特征。把安全与各种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列入国企改革五大行动内容。

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我国国有企业充分认识到在效率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接下来,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各国有企业将在功能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分类改革贯穿在每项改革举措中,确保改革精准落地、取得实效。

重点要做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工作,主要途径有加快健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以及强调效益、人才和品牌几点。

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加强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合作。

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发挥积极股东作用,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加强各领域合作,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展望国企改革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对2023年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1)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

(2)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

(3)“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国务院国资委称,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掌控能力。

授课老师

王树忠 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科委财务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现代公司董事会管理与考核》 《中小企业如何走进北交所》 《公司经营合规管理》 《国企改制综合绩效管理》 《公司市值管理》 《公司股权设计与管理》 《洞察-企业财务管理》 《公司经营预算管理》 《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申请与管理》 《企业专精特新资质申请与管理》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36号文解析)》

王树忠老师的课程大纲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