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尹立老师
【课程背景】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监管要求不断趋严,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传统意义上审计与业务彼此独立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发展需求,甚至可能形成管理壁垒,造成效率损耗。为推动提质增效,必须打破固有隔阂,强化协同共进。
本次课程旨在搭建沟通桥梁,深入剖析审计与各业务部门(如招投标、物资、燃料等)的内在联系与融合点,通过理念重塑与实战案例,引导业务人员正确认识审计的增值服务角色,掌握协同方法,共同构建“业审融合”新格局,为公司稳健经营和价值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课程收益】
1.树立业审协同共赢新理念
2.掌握业务环节核心风险点
3.学习前置防控与沟通技巧
4.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管理行动
5.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课程时长】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各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非审计人员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达成共识:为什么新时期需要我们紧密融合?
当前形势分析:行业改革、监管趋严、市场竞争、高质量发展要求。
重新定义审计:从“警察”到“顾问”,从“事后查错”到“事前防控”和“事中增值”。
内控的“三道防线”模型:“业审”融合的基石
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主人翁”与“首责者”
第二道防线:风险与合规管理部门“教练员”与“设计师”
第三道防线:审计部门“独立评估员”与“保健医生”
共同目标:保障安全、提升效率、防范风险。
小组讨论:作为第一道防线,您认为您部门/岗位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最需要哪些支持
第二部分:聚焦业务:场景下(以燃料管理为例),深度剖析业务与审计的共生关系
1.重点领域管理:燃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风险与协同
▪ 采购计划与预算环节:
业务视角:如何科学编制计划与预算?
审计视角/融合点:关注依据是否充分、决策是否规范。
业审如何配合
▪ 供应商管理环节:
业务视角:如何开发、评估优质供应商?
审计视角/融合点:关注准入标准、评审公正性、动态考核。
业审如何配合
▪ 合同签订与执行环节:
业务视角:如何签订一份保障利益的合同?
审计视角/融合点:关注条款严密性、审批流程。
业审如何配合
案例:业审从“相看两生厌”到“互生共赢”
▪ 入场验收与检斤检质环节:
业务视角:如何快速准确计量检验?
审计视角/融合点:
如何有效器具校验
如何流程规范
如何数据防篡改
业审如何配合
场景案例:审计帮助发现漏洞,设计内控点,保护一线人员。
▪ 库存管理与盘煤环节:
业务视角:如何减少存损、账实相符?
审计视角/融合点:关注盘煤制度执行、差异分析。
业审如何配合
2.关键岗位人员:如何成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
岗位风险识别:采购、验收等岗位的廉洁与操作风险。
审计是“保护”:规范流程是对关键岗位人员最大的保护。
融合实践:审计协助设计岗位风险防控手册。
3.业务执行合理性:让数据说话,让决策更聪明
融合价值:业务提供逻辑,审计提供分析模型,共同挖掘问题,驱动优化。
案例:通过“热值差”数据异常,联动业务部门查问题。
第三部分:业审融合:业务领域如何与审计高效协同
1、招投标管理:前置参与文件评审、事中监督程序、事后效益分析。
▪ 前置介入:评审招标文件,筑牢“防火墙”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事中监督:规范开评标流程,当好“裁判员”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事后分析:评估采购效益,成为“分析师”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2、物资管理:联合盘点,分析呆滞库存,评估仓储效率,提出降本建议。
▪ 联合盘点:确保账实相符的“联合行动”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分析呆滞:识别沉睡资产的“诊断仪”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评估效能:提升仓储效率的“顾问”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案例:审计师与公司的库存
案例:从一次例行审计看资产问题
3、工程项目管理:全程跟踪,严控概预算与工程变更,防止超支。
▪ 事前防控:严审概预算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事中跟踪:监控关键节点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 事后把关:强化竣工决算
业审融合点
审计赋能
案例:某技改项目的跟踪审计
第四部分:工具方论:如何构建“业审融合”的长效机制
思想基础:筑牢“三道防线”共识
▪ 业务部门(一道)履行主责
▪ 审计部门(三道)提供独立保障
实践路径:
▪ 文化融合;
▪ 制度融合;
▪ 信息融合;
▪ 成果融合;
实战研讨:一个事件中,业务同事与审计同事如何采取行动,如何配合
实战研讨:业务部门如何有效利用审计“资源”,审计部门如何从有效为经营赋能。
授课老师
尹立 企业财务管理与审计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