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老子》精华

课程目的:《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老子的哲学著作,是道家经典,也是道教经典。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道“是什么?一言以蔽之,”道“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本,万物之法。《道德经》就是讲”道“的原理和应用的学说。《老子》这本书是比《孔子》、《孟子》和《荀子》难读的书。他的哲学思想思辨性更强,他的哲学概念更深刻,更抽象,用老子的话说是“玄之又玄”。老子又是我国古代

儒家思想的智慧

儒家思想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误解误读误传误用,认为儒家思想是封建糟粕并充满枯燥的道德说教,事实究竟如何?儒家思想对我们有什么现代意义?本课程力求还大家一个真正的儒家。中国企业在过去学习西方管理的过程中,太多从制度、技能、方法、技巧等角度入手,这属于“术”;中国企业缺少对员工心态、价值观、人生观、名利观等方面培训的重视,这属于“道”。一个职场人士,如果很擅长“术”而缺乏“道”,这是很危险的,这也是中国企

国学智慧与领导大道

第一讲 领导的真相1、领导的两大误区1)管理与领导的混淆2)管理过度,领导不足3)管理与领导的本质差异2、中国式领导内涵1)领导的字解2)中国式领导对西方四大领导力理论的涵盖3、领导的核心密码1)职位权力:领导者影响力的误区2)为政以德:道德领导力的无限能量3)在明明德:获取领导能量的根基4)持经达权:领导能量的阴阳和合之妙用第二讲 领导的大道1、正心之道1)领导者为政的根本任务2)化育人心的守正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课程背景:▪ 中国的现代管理多是学习欧美的管理科学。▪ 西方的管理科学非常好,总结出很多模型、流程、工具、方法,也很有用,但也激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员工对严格的制度化的管理内心是不服的、有积怨的;过分追求绩效也伤害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会觉得压力巨大。▪ 也就是说:在西方很好的管理科学拿到中国之后效果打了折扣,这是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西方的管理科学是在他们本国的文化土壤中长出的,各个国家在引进

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高超的管理智慧和领导艺术。诸子百家思想更是异彩纷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条“以人为本”、“顺势而为”的科学发展道路,将东方哲学与西方管理有机结合,这是未来中国各级组织领导者提升竞争力,实现“不战而胜”的秘密武器。本课程重点讲解、运用儒、道、法、兵四大家思想,帮助学员增进个人修养,提高思想境界,特别是借鉴儒家的“仁德”管理艺术、道家的“无为”

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与家族传承的现代启示

立家规: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传家训:和待乡邻;宽厚谦恭;谨言慎行,洁身自好;树家风: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清白做人,爱岗敬业;丁老师将用他的丰富学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我们解读中国传统的齐家之道!课程大纲一、中国传统齐家之道的基本价值观 1、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传承的价值理念二、中国传统最重要的几部家训 1、《温公家训》&nbsp

从历史看管理——三国的领导谋略智慧

课程背景:三国演义一书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诸葛亮的隆中对将天下大势分析得井井有条,曹公挟天子令诸侯,孙家几代经营江东,根深蒂固,皆不可取,惟荆州富庶之地,却无良主。当先取荆州,在图益州,三分天下可矣。官渡之战,本来处于弱势的曹操运筹帷幄,出奇兵烧掉袁绍乌巢粮草,调虎离山解白马之围,利用袁氏兄弟不和,各个击破。从而统一北方,成就霸业。刘备借荆州,关羽走麦城,无数精彩诡谲云涌的博弈让后人津

周易的智慧

第一讲:为何学?一:了解传统文化二:古为今用 第二讲:如何学?第一节:《周易》的性质第二节:《周易》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周易》的内容、体例第四节:思维方式:主体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第五节:《周易》的自然哲学观第六节:《周易》的人生哲学观第三讲:如何运用《周易》第一节:象数思维的重要观念

张国刚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在欧洲研究与执教近十年。曾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好书奖”、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等数十项教学和著作奖。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名师。主讲的《中西文化

于天罡

于天罡老师 吉林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老子研究专家、德性人假设和德性管理理论创立者,于老师的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章《一个老师的自责、道歉与思考》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赞誉,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几十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他本人也被搜狐网友评为“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