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张晖明

张晖明,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物流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市决咨委专家、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副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有资产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企业战略布局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金融强国”指导思想、标准和监管变革3.“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4.谋求新突围——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5.近年经济走势和政策回顾6.资产收益率走低出现“资产荒”7.当前及未来国际形势分析›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贸易的影响›&nbs

张立群

张立群老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参加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的研究或有关的文件起草工作中央财经频道,凤凰网,中新网,新浪财经,人民网等媒体的特约评论员、特约撰稿人【个人简介】1984-1999年3月在国家发

任泽平:我对2025年的五大洞察

每一次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都会酝酿产业浪潮和科技革命,因为人类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编辑|米娜头图来源|中企图库12月13日~1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出席本次年会,围绕“新周期”这个主题,分享了他对2025年经济趋势的洞察。以下为核心要点:1.每一次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

姚景源

姚景源老师宏观经济分析专家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研究工作曾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任国家经委副处长、商业部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国际合作司处长、副司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国内贸易部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

姚余栋

姚余栋,汉族,1971年4月生,辽宁沈阳辽中县人,1995年1月参加工作,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毕业 ,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现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主讲课题:《宏观经济》《金融方向》

丁茂战

丁茂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行政改革内参》主编;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曾任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信息技术部主任;北京市崇文区委研究室主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兼主任、区委常委兼区委办公室主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转业干部;空军某部排长、团机关干事、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曾博士

曾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擅长领域:宏观经济与发展战略、区域战略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和战略实战经验:近年主要在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改革、PPP模式与投资政策等领域参与政策咨询和文件起草,并多次参与中央政府内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分析的专家咨询与政策论证工作。曾参与“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北部湾城市群规划、关于开展政府和

宏观经济、低空经济与民航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航空业迈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碳中和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二十大提出打造航空强国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发展将继续推进,机场建设、航空客运、航空燃料、航空安全和航空货运等领域将有更大的发展。

郑联盛

郑联盛教授 福建泉州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委员、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职于上海飞机研究所、财政部国际司、中信建投证券和广发基金。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风险与监管、数字经济、产业金融等。主讲课程:1.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2.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