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创新可以分两个大类,直觉创新和系统创新。直觉创新通常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成功概率很低,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直觉创新要求我们在提出想法之后,对所有的选项进行彻底检查,因此,这种方法的成功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密不可分。
第二种创新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就属于这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一个对大量专利进行研究之后,找到创新规律,最后得出最优解的算法系统,最终也能促成新的专利产生。
本课程将提供一个较为基础的TRIZ创新思维和具体方法的介绍,包括工程技术矛盾和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以及解决方案、功能分析与功能导向搜索、裁剪和技术进化趋势。 这些方法都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并要求学员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以期达到高效学习、快速掌握方法的目的。
创新还必须遵循商业规律,不被市场认可的创新意味着浪费。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并非所有的客户要求都值得满足。因此,创新必须兼顾工程师思维和用户思维。TRIZ理论认为所有技术系统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而进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可以被发现并有意识地用于引导有商业价值的创新,例如,TRIZ理论中的S曲线就被商学院引入课程体系。而且,利用TRIZ工具进行的创新往往是用户之前无法想到的,因而通过简单的市场调研无从得知。
学习本课程,不但有助于工程师进行发明创新,同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精准的市场规划、产品规划、需求管理以及立项管理。
课程特点
▪ 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提出问题的方法(功能分析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40法、标准解等)
▪ 了解技术系统进化趋势,主要产品价值的发掘方法和流程
▪ 课程中互动式教学、大量的小案例、分析大案例和学员亲自演练,有助于学员理解
▪ 丰富的模版、Checklist展示,有助于企业用于具体工作
▪ 课程设计根据业界最佳实践和讲师实际经验而设计
课程对象 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骨干、市场部门负责人、销售部门负责人
课程大纲
1.创新是突破认知的思维
▪ 逆向思维与创新
▪ 创新思维的障碍
▪ TRIZ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构成:提出正确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功能分析
▪ 什么是功能分析:一次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首先要确定创新的边界
▪ 功能分析的步骤:组件分析、相互作用分析、功能建模
▪ 功能分析的意义:不足的功能、有害的功能是潜在的创新点
▪ 功能导向搜索:利用已经存在的其他行业的技术解决问题
▪ 案例分析:汽车
3.资源分析
▪ 资源的种类(物质、参数和场)
▪ 九屏幕法(从不同维度识别资源)
▪ 资源分析的意义: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是创新受限的重要原因
▪ 案例分析:“空”也是一种资源
4.裁剪
▪ 什么是裁剪?去除技术系统的某些组件,提高系统整体的理想度
▪ 裁剪的三个规则:什么组件应该被裁剪?可以被裁剪?
▪ 裁剪度意义:对系统的改变意味着重要创新
5.技术矛盾与发明原理应用
▪ 什么是技术矛盾:创新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参数改善的时候,另一个参数被迫恶化,解决这样的矛盾就是重要的创新点。
▪ 40个发明原理:通过对数十万专利分析总结而来
▪ 阿奇舒勒矩阵:哪些技术矛盾可以用哪些原理来解决,有一定的规律
6.物理矛盾
▪ 什么是物理矛盾:同一个参数需要满足相反的要求,看似不可能,一旦解决,或能催生重要创新
▪ 解决物理矛盾的方法:分离的原则
▪ 案例分析:制造业
7.技术系统进化趋势
▪ 什么是技术系统进化趋势:几乎所有TRIZ创新工具都以此为基础而来
▪ S曲线演化趋势——唯一被商学院引入的TRIZ理论知识
▪ 进化趋势的不同类别和子趋势解析
案例分析:不同类别的进化趋势都有对应案例进行解析
授课老师
赵星宇 IPD体系专家 IPD百科网资深顾问
常驻地:上海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