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简丹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领导力 国际化运营

助力企业打造实战型内部培训师队伍

主讲:简丹老师

【课程背景】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而内训师正是企业知识传承的核心枢纽。

然而,多数企业内训师面临四大困境:

▪ 业务强但不会教:业务专家无法将经验转化为结构化知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

▪ 经验散但不会萃:隐性经验难以显性化,无法形成可复用的方法论

▪ 课程有但不好用:课件堆砌理论,缺乏针对性设计,学员“一听就会,一用就废”

▪ 内容好但讲不透:授课形式单一,互动生硬,学员参与度低,培训效果打折扣

本课程从业务能力夯实、经验萃取提炼、课程设计开发到授课呈现技巧,帮助企业内训师实现从“会做”到“会教”的跨越,通过“学-练-评-用”四步法,确保能力迁移至工作岗位真正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组织能力,持续将智慧传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课程收益】

 掌握3大工具梳理业务全景图,精准定位5类高频培训场景

 运用STAR模型萃取经验,输出《岗位经验手册》(含SOP、案例库、工具包)

 通过“ASK三维设计法”开发课程,产出1门标准化课件

 掌握“互动五线谱”教学法,实现课堂参与度提升60%以上

 课程结束即输出《标准化课件》《课程开发模板库》《授课技巧工具箱》

【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高潜业务骨干、培训管理者(需具备2年以上业务实战经验)

【课程时间】2-3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培训目标设定——对齐业务与学习需求

1. 课程研讨会

 业务经验梳理

 测评个人培训风格

 初步拟定课程主题

研讨:说说你的专业与成功经验

测评:看看你的培训风格

2. 设置学习与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三级分类:知识传递、技能训练、态度转变

 SMART目标法:明确可量化、可评估的培训目标  

 业务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映射关系设计

工具:《目标对齐与拆解矩阵表》  

案例:某制造业公司客服团队“投诉处理效率提升30%”的目标拆解  

二、经验萃取:从“隐性经验”到“显性资产”的4步方法论

1.  经验定位——聚焦高价值场景  

 经验分类法:沟通类,技术类、流程类经验的区分

 关键事件筛选:通过“三高原则”(高频、高难、高损)锁定萃取重点  

工具:《经验场景筛选清单》  

案例:某制造业设备维修专家从10+案例中筛选出1个核心故障场景

2. 深度复盘——结构化提炼经验

 萃取模型:STAR-R模型(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反思)

 追问技术:5Why法挖掘经验背后的底层逻辑

 知识颗粒度控制:从操作步骤到思维模式的提炼层级

工具:《经验复盘记录表》

演练:用STAR-R模型复盘一次成功项目,输出标准化操作流程。

3. 建模验证——构建可复制的方法论

 方法论三要素:框架(逻辑)、工具(表单)、案例(场景)  

 快速验证法:通过“小范围试点-反馈迭代-全面推广”确保实用性

案例:某销售团队将“客户异议处理话术”标准化后,新人成单周期缩短50%  

演练:每组输出1份《业务操作手册/岗位经验手册》(含SOP+工具包+案例库)  

三、课程设计:从“知识堆砌”到“实战赋能”的ASK开发体系

1. 搭建架构——以终为始的ASK三维架构

 知识层(A):必备理论、概念、原则  

 技能层(S):操作步骤、工具、话术  

 态度层(K):价值观引导、动机激发  

工具:《ASK内容设计模板》  

案例:某银行《风险管理课程》中“合规意识”的态度层设计技巧  

2.课程设计——5定模型构建课程骨架  

 定目标:匹配业务需求的精准目标描述  

 定场景:还原真实工作情境的教学案例

 定内容:721原则(70%实战+20%互动+10%理论)  

 定形式:讲授、演练、沙盘、角色扮演的组合策略  

 定评估:四级评估法(反应-学习-行为-结果)

工具:《课程结构画布》  

演练:使用模板设计一门1小时课程框架,并现场优化

3. 搭建结构——逻辑化与视觉化双驱动

 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以上统下

 视觉设计四原则:简化文字、图标化、动态呈现、色彩对比  

工具:《PPT视觉设计模板》《工具包嵌入指引》  

产出:每组开发1门标准化课程课件(含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工具包)  

四、授课呈现:从“单向讲授”到“双向赋能”的互动五线谱

1. 互动设计——让学员主动参与的5条主线  

 情感线:通过故事、案例引发共鸣  

 逻辑线: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清晰呈现内容

 行动线:设计实操演练、角色扮演强化技能  

 反馈线:实时问答、投票、小组互评

 节奏线:张弛有度的“10分钟注意力单元”设计  

工具:《互动设计清单》《课堂节奏控制表》  

赏析:培训师如何反馈互动,调动学员氛围  

2. 教学法融合——三类场景化教学策略  

 教练技术:用“问题链”替代单向灌输

 引导技术:ORID焦点讨论法(客观-反思-诠释-决定)  

 行动学习:群策群力解决真实业务问题  

研讨:回顾印象深刻的培训师,如何运用以上的技术

演练:以每小组的标准课件中1个知识点,设计15分钟混合式教学片段  

3. 控场与应变——应对突发状况的4F法则    

 氛围(Feeling):通过破冰、分组快速建立信任  

 节奏(Flow):用时间盒管理法控制每个模块时长

 反馈(Feedback):即时捕捉学员状态并调整策略  

 应变(Flexibility):应对设备故障、学员挑战的3套话术模板  

工具:《课堂应急预案库》《学员应答话术指南》  

演练:分组应对“学员质疑课程价值”“现场设备宕机”等场景  

五、成果验收与行动计划

 复盘学习重点,分享收获与感悟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授课老师

简丹 情商领导力应用与跨文化沟通实战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高情商领导力》 《管理者高情商沟通》 《情商管理与高效沟通》 《职场情绪与压力管理》《跨文化沟通与协作》 《跨文化团队管理》 《外派人员跨文化沟通课程》

简丹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