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说:2019年6月15日下午,丁万明教授莅临「扬州讲坛」,主讲《评说<资治通鉴> 感悟人生智慧》。


丁万明,河北怀安人,现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兼任清华大学签约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评说《资治通鉴》”系列节目主讲人。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北省燕赵文化英才称号,入选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荣获河北省教学名师称号,所讲课程荣获清华大学公共精品课、河北省统战理论精品课,多次荣获河北省党校系统精品课。201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评说<资治通鉴>》大型系列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二部43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后续节目还在录制中,预计会连续录制播出《评说<资治通鉴>》系列节目二十一部。丁万明是全国党校系统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党校教授。出版专著《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人民出版社2017))等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等60余篇。

很高兴来到扬州这个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地方,汇报这些年阅读、评说、思考、传播《资治通鉴》的体悟。《资治通鉴》是一部大书,与《史记》“双峰并峙”。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被誉为“史圣”。《史记》具有开创意义,但这部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也有一些不适合阅读的问题。


《资治通鉴》是“天字一号”工程

提到《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大家都想到司马光砸缸,但历史的传播时常会以讹传讹。要知道唐宋以前没有缸,制缸的温度要达到1300摄氏度-1400摄氏度,那时达不到这么高的温度,缸是后来才有的。因此,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是瓮。瓮壁比较薄,900摄氏度就可以烧制了。就连这么小一个故事都以讹传讹,所以历史的传播本身就是鱼龙混杂。


司马光小的时候有砸瓮的智慧,长大后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王安石做人都是君子,忧国忧民。司马光懂历史发展的规律,他对民间疾苦、社会情况都十分了解,而王安石的想法有点理想化,王安石变法直接撕裂了北宋社会,导致了严重的党争。司马光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礼学家。他写了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家范》。


《资治通鉴》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被两位皇帝列为“天字一号”工程。“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但非常难读,非常烧脑。怎么个难读法?在这本书问世后的头17年里,只有一个人通读过。司马光曾说,很多人都夸我这部书写得好,一问好在哪,他们就露馅了,因为他们没读过。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但皇帝不听,于是司马光退居,给他做大官也不要,就去修史了。司马光退居洛阳,在洛阳一呆就是15年,主要修了这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边修边呈,这个书名也是皇帝给改的。书中写了16个王朝的历史,要点突出,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司马光都做了精心的选择。中国的史书,汗牛充栋,宋朝人面对的是“十七史”,普通人不可能完整通读。于是,时代呼唤简明史书,但简明不能简单,所以既要“博”还要得其“要”。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参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参考了好多正史之外的书。有人统计过,《资治通鉴》参考的书籍有359种之多。而且内容已经极其精简了,着眼点是对治国理政有帮助,当然也不仅于此。


读《资治通鉴》有难度,学不了成功可借鉴失败

读《资治通鉴》为什么有难度?这本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再现历史,唯一推进的线索就是时间。它把历史上相干、不相干的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呈现出来。多年后,你会发现其中有着前后呼应的内在联系。


曾国藩对《资治通鉴》研读了一辈子。“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阁下若能熟读此书,而参稽三通、两衍义诸书,将来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他认为读《资治通鉴》可以开拓心胸。有人会问,还有书看了让人心胸不开拓的?《史记》中有些篇章就经不起推敲,比如其中的“刺客列传”。刺客,干嘛把他描述得那么高大上?作为文学作品来说,《史记》很精彩,但是历史的真实性需要推敲。《资治通鉴》中的荆轲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读史这么多年,总结了一点就是,谁的成功都无法复制,所以那些成功学心灵鸡汤,你真要复制那不可能。看什么?看人家的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们借鉴这些经验教训,这是可以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每个人做的事情,都要经过后人的检验。在多媒体时代,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在发生,很多人成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学习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会变得格外散乱,就会出现问题。人需要基本的文化规范,文化教育是生活理念、价值观自我约束的过程。


王夫之说:“故论鉴者,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救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为治之资,而不仅如鉴之徒悬于室,无与照之者也。”《资治通鉴》,就是如同镜子。最好的镜子,就是客观告诉事实。《资治通鉴》不仅告诉事实,还告诉原因以及好坏。


毛主席也说过:“《通鉴》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古代的历史,学问大得很呐。”


江湖之气和庙堂之则

在中国历史上,三代之后汉朝的时间最长,西汉东汉有400多年,秦朝、隋朝时间最短。汉朝之所以存在时间最长,在于刘邦有一件事情处理得好。


《资治通鉴》中记载:“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帝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刘邦设计要打项羽,被项羽看穿反被打,刘邦被项羽手下丁公追得非常狼狈。刘邦急了,说:“两贤岂相厄哉”,就是说,英雄何必为难英雄,丁公听到这句话,就放了刘邦一马。等到项羽被灭掉了,丁公自己来找刘邦邀功,认为自己有功,但是刘邦把丁公绑起来,“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然后杀了丁公,说:“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刘邦开始是跑江湖的,所以他在危难之时,能对丁公说出这句话,而丁公也是跑江湖的,江湖气息很浓,于是放了刘邦。刘邦最后杀了丁公,这是杀鸡儆猴,汉朝皇帝只能姓刘的忠诚观就树立起来了。刘邦这时候已经不是江湖中人了,而是身居庙堂之上。江湖人讲江湖义气,庙堂上有庙堂的法则。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杰,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余年,宜矣!”


司马光认为,刘邦杀得对。


图片

图说:丁万明教授用幽默风趣的演讲,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处处生动,引人入胜,吸引现场听众近900人热情掌声不断。


《资治通鉴》主要内容  以“礼治文化”为中心

《资治通鉴》以“礼治文化”为一个中心,“名分论”和“才德论”为两个基本点。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认为,这就是开端,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后来的战国纷争。“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一个人的教养,就是礼的体现。人的教养,就是礼教;社会公德,就是礼制;国家的礼,就是礼治。


每个人都应该讲规矩,很多人一开口就说错话,就是失礼。中国人讲礼要“厚人薄己”,要讲究辞让。中国人自称足下、阁下,就是显得自己比对方低。中国人行礼,最大的礼,叫做“五体投地”,四肢和头部都匍匐在地。夫妻两人出门,妻子不能对对方说,这是我家先生,先生是尊称,可以用于对方的男方,但是不能称自己丈夫为先生,这就是讲礼。孩子见了大人,要叫对称谓。如果不叫,就是没礼貌。如果叫错,更会让人不高兴。

关于名分论。“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在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有名分。名分不能乱,不能瞎用。名分背后有一系列的东西,不能混淆。中国古代社会是等级社会,强调人与人的不一样。现代社会只要努力,都能取得成功。


名分之外,就是才德。“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能干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品行不好,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吴起杀妻求将,年纪轻轻,想做官,回家之后,一气之下,和30多个邻居起了冲突。先学儒家,后学兵家,他是军事天才,为了当鲁国的将军,回家杀了妻子,令人发指。后来,吴起到了魏国,想当相国,最后变法殉身。能干的人,在生活中,如鹤立鸡群,问题是感到难过的往往不是鸡,而是鹤!


司马光自己讲,《资治通鉴》最核心的为政为人之道可以概括为“六言五规”。所谓“六言”指“仁、明、武,官人、信赏、必罚”,所谓五规指“保业、惜时、远谋、重微、务实”。“六言”中的“仁、明、武”指的是为政者的德行修养;“官人、信赏、必罚”讲的是行政管理方法;“五规”讲的是工作作风问题。


图片

图说:丁万明教授与会嘉宾、扬州讲坛青年义工合影留念。

授课老师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