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与建筑行业发展

【课程背景】2023年中国外部风险日益复杂严峻,俄乌战争将全球拖进通胀旋涡,诸多产业链断裂,美国金融政策不断加息,将如何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格局?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路径,国际大循环转向国内大循环,这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快速增长后,能否继续实现可持续性增长,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难题?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上被政府投资支撑,尤其是基建行业的发展,其中重点就是建筑行业,

宏观经济政策及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课程时长】一天共6小时,或半天3小时【讲师推荐】李翔宇【课程介绍】本课程从目前宏观经济的格局的点评入手,多个层面剖析其对电信行业、电信消费群体更深远更特殊的影响。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务实、通俗易懂、讲解透彻,令人大有感悟内容主要分成五个模块。【课程内容】第一模块:大环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分析1、2003-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及框架变化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发展新趋势

第一讲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国际体系转变和中国发展国际环境二、中国参与全球化过程三、美国政策的调整1、逐渐内向化的美国2、中美脱钩的美国3、打压中国的美国4、去全球化的美国四、中国政策应对1、一带一路2、中国制造20253、坚持全球化,提倡合作共赢五、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六、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七、2020年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布局1、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2、依靠改革激发市场

郑加成

郑加成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内唯一具有工科背景的博弈论与宏观经济专家,浙江大学总裁班和领导干部班最受学员欢迎教师之一。现为浙江大学继续教育总裁班领导干部研修班主讲教授,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北大纵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高校EMBA/MBA班课程主讲教授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新形势与资产配置策略

课程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资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段讲话中最核心两个问题是中国经济的“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中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所处的阶段及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我国现阶段如何兼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围,明晰在此过程中如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实现绿色发展。而在中国进入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双轨制”时代的情况下,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无穷的发展机遇,提前意识到行业的变化、提前为未来布局

宏观经济与地产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外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脱钩断链酝酿发酵,地缘冲突由俄乌冲突外溢欧洲动荡,到中东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甚至深化扩大的风险始终存在。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过剩,社会预期弱化,风险隐患依然较多,尤其是房地产从蓬勃发展到低迷带来的后续影响何时见底?如何提振信心?企业如何跟上宏观形势是本课程的重点思考。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应对建议

课程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课程目标:1、课程提供了有关二十大后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尤其是2023年全球和中国宏

当前宏观经济新形势及金融行业机遇分析

一、新征程:当前经济的新格局\新规划\新班子\新发展策略布局▪新格局:美国大选的深层次影响及我国新安全规划路径分析▪新规划:经济应对政策的全面调整及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形势▪新规划:三中全会后改革的重点布局及地方债务等应对策略▪新策略:新型城镇化的方略及央行新政策对地产行业的影响二、新市场:中国经济布局双循

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课程背景】我国“三新”经济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趋稳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三新”经济怎样带动经济增长?›怎样推动“三新”经济发展?›怎样抓住“三新”经济的发展机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