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张劲松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产业经济 政府培训

中国财政创新实践全面解析

课程背景

面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逐步减弱带来的困境,地方政府财政亟需转型升级,借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新型财政增长点,激活经济活力,优化民生投入,切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课程聚焦“四本账体系”,把握地方财政转型的关键趋势与操作策略,为政府、城投及金融机构人员提供战略指导和实践路径。

本课程系统梳理地方财政“四本账”体系,深度解析土地财政的困境,全面讲解股权财政等创新模式的理论与应用实践,结合真实案例,探索地方财政转型的理论基础、方向选择与具体操作路径,提升财政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高质量财政增长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课程收益

● 全面理清地方财政体系,有利于财政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模式创新

● 掌握转型操作路径,提升地方政府与企业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培养团队跨界协同与创新思维,增强财政决策科学性

● 引导企业与政府合作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 深入掌握地方财政体系及转型操作方法,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 强化系统分析和创新解决复杂财政问题的能力

● 具备财政转型实操指导及推动落地的能力

● 能够独立设计、讲解和指导各类地方财政创新案例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地方政府、园区管委、城投平台、金融机构人员等

课程方式:模式构建+政策分析+拆解讲习+项目研讨+案例分析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下地方财政的挑战与机遇全景解读

一、地方财政结构现状剖析与数据解读

1. 运行现状:土地财政主导模式下

1)核心表现: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相关税收”

2)结构矛盾:土地财政的周期性波动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不匹配

案例:东部沿海某地级市

2. 压力现状:地方债务与财政收支

1)债务压力:显性和隐性债务规模巨大,有的超150%警戒线

2)收支压力:形成“增收难+支出增”的挤压格局

案例:某中部农业县

3. 分配现状:财政资源分配效率及民生投入

1)分配效率问题: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投入轻效益

2)民生投入特征:冷热不均,区域差异

案例:东、西部省份养老资金对比

二、土地财政的发展困

1. 土地财政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

1)财政依赖风险:政府性基金占比过高

2)土地资源枯竭风险:耕地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储备仅3年

3)社会矛盾风险:土地征收补偿安置问题等

4)经济结构扭曲风险:房地产业挤压制造业、科技创新实体

典型案例分析:某地土地财政危机回顾

2. 制度约束与土地财政瓶颈

1)土地管理政策约束

2)耕地保护刚性约束

3)财税体制约束:央地分税

4)市场调控政策约束

三、制度优势带来的财政发展机遇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制度优势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筹优势

2)分级管理的灵活优势

3)动态调整的适应优势

2. 地方经济激活与民生拉动的正面效应

1)产业升级的财政乘数效应

2)消费拉动的民生反馈效应

3)区域协同的资源整合效应

3. 地方财政创新实践的有益探索

1)国有资产盘活模式

2)PPP模式提质增效

3)财政贴息引导信贷

第二讲:地方财政体系与创新转型理念框架

一、地方财政四本账体系深度解析

1. 财政收入账与支出账的本质

1)收入账:“多元支撑,税收为主”

2)支出账:“刚性优先,绩效导向”

2. 资产账与债务账的动态管理

1)资产账:“摸清家底、盘活增值”

2)债务账:“严控增量、化解存量”

3. “四本账”体系的创新意义

1)破解“收支失衡”难题

2)防范“债务风险”

3)提升“预算透明度”

二、地方财政转型的理论原理与理念演变

1. 财政转型理论基础解析

1)公共财政理论:核心是“财政为公共服务买单”

2)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化、绩效化”

3)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财政模式兼顾当前与长远

2. “政府经营城市”理念与实践的转型价值

1)传统理念局限:以“卖地建房”为核心

2)转型后理念核心:以“产业培育+资产运营”为核心

3)转型价值:从“资源消耗型”转向“价值创造型”

3. 地方财政创新路径的逻辑演变

1)第一阶段(2000-2010年):土地财政主导期

2)第二阶段(2011-2020年):债务财政补充期

3)第三阶段(2021年-至今):多元财政创新期

三、财政转型要素、特征与评判标准

1. 地方财政创新转型的关键要素体系

1)制度要素: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是基础

2)资本要素:充足的资本金是转型支撑

3)人才要素:专业人才是转型核心

4)技术要素:数字化技术提升转型效率

2. 创新转型典型特征

1)收入结构多元化: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税收+股权+基金+资产

2)支出导向精准化:从“普惠补贴”转向“精准滴灌”

3)管理模式市场化:引入市场机制运营国有资产和产业基金

4)风险管控常态化:建立“动态监测+应急处置”风险机制

3. 地方财政转型的评判要求与操作标准

1)收入结构标准

2)债务风险标准

3)民生保障标准

4)经济拉动标准

5)创新能力标准

第三讲:地方财政创新转型的实践应用与操作路径

一、股权财政模式构建与推进实务

1. 股权财政的构建规律与核心原则

1)市场化原则

2)专业化原则

3)聚集主业原则

4)风险可控原则

2. 股权财政打造的操作方法与策略

1)项目筛选策略:“三看一查”

2)股权设计方法:“优先股+对赌协议”

3)投后管理方法:“赋能+监督”

4)退出路径选择:“上市+并购+回购”

3. 股权财政落地实践技巧与管理诀窍

1)“小步快跑”试错技巧

2)“政银企”协同技巧

3)“绩效评价”管理诀窍

4)“容错纠错”激励诀窍

4. 股权财政打造的战略初衷与目标定位

1)短期目标:补充财政收入

2)中期目标:培育主导产业

3)长期目标:实现财政可持续

4)战略价值:推动产城融合

反面案例:股权财政推进过程中的失误教训

正面案例:某地股权财政创新成功经验

二、产业基金模式的创建与财政增收实操

1. 产业基金创新的原则规律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

2)聚集主业、精准扶持原则

3)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

4)绩效导向、动态调整原则

2. 产业基金创新路径选择

1)天使基金:培育初创企业

2)引导基金:壮大主导产业

3)并购基金:推动产业整合

3. 产业基金创建及运营的操作方法

1)基金募集:“财政+社会资本+银行”多元募资

2)项目筛选:“产业链图谱+尽调清单”

3)投后管理:“派驻观察员+资源对接”

4)退出管理:“分阶段退出+滚动投资”

4. 产业基金管理与激活财政营收的实用技巧

1)“基金+园区”联动技巧

2)“基金+税收”挂钩技巧

3)“基金+国资”协同技巧

4)“绩效奖励”激励技巧

5. 产业基金实践的战略目标与价值导向

1)短期目标:撬动社会资本

2)中期目标:培育税收增长点

3)长期目标:优化产业结构

4)价值导向:实现“财政-产业-就业”良性循环

反面案例:产业基金项目失效原因分析

正面案例:某市产业基金驱动财政创新案例

三、地方资产运营与财政增效的创新路径

1. 地方资产运营创新的核心规律

1)“存量盘活+增量提质”规律

2)“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律

3)“产城融合+业态创新”规律

4)“风险可控+收益稳定”规律

2. 资产管理与运营的实操方法

1)资产清查:“全面盘点+价值评估”

2)分类运营:“按资产类型定模式”

3)资产证券化:“REITs+ABS”融资

4)合作运营:“政府+社会资本”共建

3. 资产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技巧

1)“租金动态调整”技巧

2)“资产维护+增值”技巧

3)“绩效考核+激励”技巧

4)“风险预警+应急”技巧

4. 资产运营创新实践的目标与导向

1)短期目标:增加财政非税收收入

2)中期目标:提升资产价值

3)长期目标:服务城市发展

4)价值导向:“公益+效益”兼顾

反面案例:资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失控

正面案例:地方资产运营增效典范

四、城投公司协同发展与财政经营路径创新

1. 城投公司协同发展的原则与规律

1)“政企分开、市场化转型”原则

2)“聚集主业、剥离无关业务”原则

3)“协同财政、风险共防”原则

4)“产城融合、效益优先”原则

2. 城投协同财政经营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1)“代建+运营”协同策略

2)“资产注入+资本动作”协同策略

3)“产业培育+财政分红”协同策略

4)“债务化解+财政兜底”协同策略

3. 城投与财政协同的管理技巧

1)“权责清单”管理技巧

2)“绩效挂钩”管理技巧

3)“信息共享”管理技巧

4)“人才交流”管理技巧

4. 城投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价值描述

1)短期目标: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2)中期目标:培育财政增收载体

3)长期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价值导向:“降债+增效”双重价值

反面案例:城投协同失效导致财政风险案例

面案例:城投协同财政创新发展典型经验

第四讲:财政转型推进中的典型问题与化解策略

一、项目推进受阻的场景描述与原因剖析

场景1:股权财政项目“投不出去”资金闲置

原因:一是本地优质项目少,二是投资团队专业能力不足,三是风险偏好低

场景2:产业基金项目“投后亏损”收益不达标

原因:一是项目筛选不严,二是投后管理缺位,三是退出路径不畅

场景3:资产运营项目“改造成本超支”收益不及预期

原因:一是前期调研不充分,二是项目管理不善,三是运营能力不足

场景4:城投协同项目“审批流程长”进度滞后

原因:一是跨部门协同不足,二是审批效率低,三是信息不共享

二、财政制度创新落地的难点与解决办法

难点1:股权财政“容错机制”落地难,基层不敢创新

解决方法:

一是明确容错“负面清单”

二是建立“容错认定机制”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

难点2:产业基金“政企权责划分”难,行政干预多

解决方法:

一是制定《产业基金政企权责划分清单》

二是完善投决会制度

三是引入第三方监督

难点3:资产运营“市场化定价”难,收益流失

解决方法:

一是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

三是建立定价监督机制

难点4:城投转型“人员分流”难,阻力大

解决方法:

一是制定“人员分流方案”

二是保障待遇不变

三是加强培训

三、风险管控失衡的场景与调优方法

场景一:股权财政项目“债务违约”,牵连财政

调优方法:

一是严控“股+债”投资比例

二是建立“债务风险预警线”

三是引入担保机制

场景二:产业基金“资金挪用”,违规操作

调优方法:

一是建立“资金托管机制”

二是加强资金监控

三是严惩违规行为

场景三:资产运营“资产流失”,估值偏低

调优方法:

一是强制“第三方评估”

二是实行“公开交易”

三是加强审计监督

场景四:城投协同“廉政风险”,利益输送

调优方法:

一是推行“阳光工程”

二是引入“第三方监理”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

授课老师

张劲松 城乡建设产融建一体化操盘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城乡建设产融建一体化模式》 《政府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地方政府产业规划与发展实务》 《国有资产盘活运营之道》 《产业园招商运营之道——精通创新应用体系》 《地方财政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财政创新实践全面解析》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创新模式研讨——破解招商困境,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解放军学管理系列课——全面提升企业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文化力》

张劲松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