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王一鸣

王一鸣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货币政策委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多所知名大学兼职教授,同时兼任若干地方政

李孔岳

李孔岳老师 战略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教授任教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兼任广东中青年经济学会理事,担任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顾问【个人简介】主持和参与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加汕头、肇庆、梅州等多项政府战略规划课题研究。李孔岳老师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EMBA的《管理经济学》、《管理与组织学》、《多变环境下的企业管理》以及《全球化与企业家视野》等课程的主讲老师,出版专著《目标、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新形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资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段讲话中最核心两个问题是中国经济的“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

刘子军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学员讲授世界经济形势

6月29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色大厅举行2024年夏季开学典礼。浙江大学求是菁英班(第20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第57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优秀经理人成长计划(第19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融FBA高级研修班(第14期)浙江大学企业数智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第6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字化营销研修班(第4期)六个公开课班级正式开班,开启学习新征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发展与展望

以美国为代表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得中国货币政策也产生了新的特点。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如何演绎,金融形势如何发展,无疑是包括企业、政府机构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结合中国历史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发展,对比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以及近期的金融形势进行探讨。

赵晋平

赵晋平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正司长级);现任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国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同时兼任外交部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

2025年全国两会政策解读与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第一讲 中央对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国际政治环境的恶化趋势国际体系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三要件构成。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维也纳体系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雅尔塔体系5、一超多强格局6、未来国际格局变化趋势:中美共治?中美冷战?中美冲突?二、中美激烈博弈对经济的影响加剧1、大国GDP增量变迁2、中美贸易情况3、美国新总统政策变化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4、中美博弈加剧三、国内

中国宏观经济趋势与“双碳”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背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但是未来中国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的中等发展速度,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长。如何解决3060限制与经济发展碳排放的矛盾?中国有两个方法:第一是用风光水核等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第二是提高电气化率程度。那这两个方法会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课程收益:1. 对“双碳”目标的深入理解:深入了解中

阮晓东

阮晓东博士中科院博士,目前任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城市发展部部长、高级研究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多年宏观分析及城镇化咨询经历,具备数量经济分析和全产业链分析双重能力,以国际国内互动的视角解析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战略决策的平衡、基本面和不确定性。致力于中国宏观经济、“一带一路”区域战略热点、雄安新区及粤港澳湾区规划、海南自贸港规划及新型城镇化和综合

经济新变局,金融新业态

地产和基建吸金能力下降,制造业和绿色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结构转型加之监管政策变化倒逼金融业进行变革。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时跟进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变化,有助于防范经济变革带来的风险,抓住金融新业务模式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