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李金金
常驻地: 北京

【课程背景】

在当今快节奏、高竞争的工作环境中,无论是个人职业发展还是团队协作,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的挑战。我们常常发现,尽管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零散而未能系统化,导致在面对新问题时,无法快速有效地调用和应用。个人在职业成长上可能陷入瓶颈,团队整体的协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也难以持续提升。此外,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需要不断从项目中学习,优化战略和运营流程,以保持竞争力。然而,缺乏科学的复盘机制,企业难以将项目经验转化为组织能力,容易重复过去的错误,错失持续改进的机会。为应对这些挑战,本课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复盘方法论,帮助学员掌握如何将经验进行结构化总结、转化为可复用的能力,从而在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实现持续成长与进步。

【课程收益】

▪ 深入理解复盘的概念、目的和价值,认识到复盘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简单回顾,更是通过结构化分析挖掘深层次经验的过程。

▪ 掌握复盘的完整流程和方法,包括会议前期准备、中期引导和后期追踪,确保复盘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 熟练运用多种复盘工具,如六顶思考帽、鱼骨图、5WHY分析法等,对项目或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 将复盘得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推动个人能力提升和团队协作优化。

▪ 培养复盘思维,形成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工作习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注入持久动力。

▪ 个人成长突破:通过复盘,个人能够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储备,实现能力的跃迁。

▪ 团队协作提升: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团队整体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打造高效团队。

▪ 工作效率飞跃:掌握科学的复盘方法,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总结规律,制定精准的改进措施,减少重复错误,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 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通过建立复盘机制,能够不断优化战略决策和运营流程,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持续改进文化:在组织内培育复盘文化,形成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特色】

▪ 系统性复盘框架:课程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复盘框架,涵盖复盘的起源、发展、应用类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复盘技能。

▪ 实用工具与方法:精选多种实用工具,如六顶思考帽用于全面思考,鱼骨图和5WHY分析法用于深入挖掘问题根源,KISS法则用于制定行动计划等,帮助学员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应用。

▪ 案例驱动教学:结合丰富的真实案例,如美军AAR法、阿里Review晋升论等,让抽象的复盘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员理解和模仿。

▪ 针对性复盘应用:针对个人成长、事件活动、项目总结和战略评估等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的复盘方法和技巧,满足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全程实践演练:通过大量模拟演练和小组讨论,让学员在实践中加深对复盘流程和工具的掌握,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对象】

企业各层级管理者、团队领导者、项目负责人、需要提升个人总结与反思能力的职场人士等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重新认识复盘

1、什么是复盘

▪ 定义

▪ 复盘的核心要素

2、复盘的目的

▪ 复盘的由来

▪ 美军AAR法

▪ 阿里Review晋升论

3、复盘的重要性

二、复盘应用类型

1、个人成长

▪ 自我反思:结合“70%:20%:10%”人才培养法则

▪ 个人技能提升

2、事件活动总结

▪ 单个团队内或具体事件活动

适用情况

▪ 新的事

▪ 重要的事

▪ 未达预期的事

▪ 有学习价值的事

3、项目总结

▪ 多个团队协同项目或大型事件

4、项目回顾的12条“秘诀”

▪ 召集会议

▪ 邀请合适的人

▪ 重温项目的目标和结果

▪ 询问成功之处

▪ 分析成功原因

▪ 询问不足之处

▪ 找出困难和改进建议

▪ 确保没有遗漏

▪ 询问下一步计划

▪ 整理并分发会议记录

5、组织运作与战略评估

▪ 整个企业运作、战略制定与执行及定期评估

▪ 季度、年度战略回顾会

▪ 小企业同样需要复盘

三、复盘思维模型

1、 六顶思考帽

▪ 蓝色:系统与控制,确定方向,明确复盘的议程和目标,总结和规划下一步行动。

确定复盘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复盘计划。

引导团队成员围绕复盘目标进行讨论,确保复盘过程有序进行。

▪ 白色:事实与数据,描述现状,收集和分析已知信息,明确还需获取的信息。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种数据和事实,如业务指标、流程记录等。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异常点。

▪ 黄色:价值与利益,评估优势,挖掘项目或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和价值。

识别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亮点,分析其对业务和团队的积极影响。

评估项目为组织带来的价值,如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份额等。

▪ 黑色:问题与风险,评估劣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困难和潜在风险。

找出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不足、沟通不畅等。

识别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

▪ 绿色:创新与解决,寻找办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项目的创新想法和建议。

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红色:感觉与直觉,最优选择,表达对项目或事件的直观感受和第一反应。

收集团队成员对项目的主观感受和看法,了解他们的满意度和关注点。

根据团队成员的直觉和经验,快速做出决策或调整方向。

2、六顶思考帽的使用要点

▪ 蓝帽:明确焦点,控制过程,总结或小结。

在复盘开始时,明确复盘的目标和议程。

在复盘过程中,适时引导团队成员回到讨论的重点。

在复盘结束时,总结复盘的主要成果和行动计划。

▪ 白帽:区分事实和推测,记录相互冲突的观点。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测。

当团队成员的观点出现冲突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 黄帽:强调优势和积极因素,给出逻辑依据。

在分析项目优势时,提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

鼓励团队成员从不同角度挖掘项目的积极因素。

▪ 黑帽:指出困难和风险,提供合符逻辑的理由。

分析问题和风险时,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推理。

避免无根据的猜测和主观臆断。

▪ 绿帽:鼓励创造性思维,寻求新方案和替代方案。

创造开放的氛围,鼓励团队成员自由发挥创意。

对提出的创新想法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

▪ 红帽:表达真实感受,无需解释或说明理由。

尊重团队成员的主观感受,将其作为了解团队士气的重要参考。

在决策过程中,适当考虑团队成员的感受和直觉。

四、 复盘会议前期准备

1、常见问题

▪ 相互指责,开成“批斗会”

▪ 报喜不报忧

▪ 得出的经验教训过于空泛

▪ 不是总结经验,只是就事论事

▪ 目标缺乏共识

▪ 报流水账,或纠缠于细节

▪ 问题分析时浮于表面

▪ 设计不当,准备不足

▪ 缺乏跟进

2、复盘态度

▪ 集思广益: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 反思自我:勇于自我批评,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人。

▪ 开放心态: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 坦诚表达: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可能与他人不一致。

▪ 实事求是:基于事实进行讨论,避免主观臆断和无根据的猜测。

3、案例

▪ 美军AAR的4W1H准备Who:确定参与复盘的人员,包括项目团队成员、相关利益者等。

When: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复盘,最好在项目结束后不久,以便记忆犹新。

Where:选择安静、舒适的会议场地,有利于团队成员集中精力进行讨论。

What:明确复盘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执行过程、结果等。

How:确定复盘的方法和流程,如采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

4、TIPS

▪ 会议时间:最好在项目结束后的半个月内召开,以便记忆犹新,信息完整。

▪ 会议时长:通常持续45分钟到2个小时,根据项目复杂程度调整。

▪ 参会人员:包括主持人/引导者、项目支持者、相关参与人员、记录者等,确保不同角色的参与。

▪ 主持人/引导者: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引导,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 项目支持者:提供项目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资源支持。

▪ 相关参与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分享实际经验和见解。

▪ 记录者:负责记录会议内容,整理复盘成果。

▪ 准备内容

5、其他准备

▪ 规则说明:制定会议规则,如发言时间、发言顺序等,确保会议有序进行。

明确每位参会人员的发言时间,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规定发言顺序,可以按照议程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

▪ 干货案例:准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使讨论更加实际和有针对性。

选择与复盘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准备案例的相关数据和资料,支持讨论和分析。

▪ 鼓励新人:特别鼓励新人分享他们

五、 复盘会议中期引导

1、引导者职责

▪ 营造良好沟通环境

▪ 客观中立

▪ 相信团队

▪ 主持和管理会议

▪ 帮助团队厘清和聚焦目标

2、区分过程和内容

▪ 过程(HOW如何交谈)

▪ 会议方法与流程

▪ 参加者之间的关系维护。

▪ 会议中使用的相关工具

▪ 会议规则:制定并执行会议规则,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 团队的氛围和能量变化:关注团队成员的情绪和状态,适时调整会议节奏。

▪ 内容(WHAT交谈什么):关注讨论的主题、具体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要做的决策、会议日程里的各项主题、要确定的目标等。

▪ 讨论的主题:明确复盘会议的主题,如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

▪ 具体的任务:确定复盘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

▪ 要解决的问题

▪ 要做的决策

▪ 会议日程里的各项主题

▪ 要确定的目标

4、GRAI复盘四步法

▪ 回顾目标(Goal)

▪ 明确当初的目标:回顾项目或活动的初始目标,包括期望的结果和关键绩效指标。

收集项目立项文档、计划书等相关资料,明确目标的定义和范围。

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确保每个人都对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 回顾项目完成情况:对比实际完成情况与原定目标,找出差距和差异。

收集项目的实际成果数据,如业务指标、项目交付物等。

分析实际成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的原因分析做准备。

▪ 如何回顾项目:从积极的方面开始,应对挑战,提前询问团队成员的见解,收集反馈。

先总结项目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增强团队的信心。

针对项目中遇到的挑战,提前收集团队成员的反馈,以便在会议上进行深入探讨。

▪ 评估结果(Result)

▪ 亮点:识别项目或活动中与原定目标相比表现出色的方面。

收集团队成员对项目亮点的评价和建议。

▪ 不足:找出与原定目标相比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数据分析和团队反馈,找出项目中的短板和问题。

分析不足产生的原因,为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评估结果的目的:定义问题,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和改进措施奠定基础。

将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和整理,明确问题的优先级。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的分析方向和重点。

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如跑步练习的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展示如何评估结果。

▪ 分析原因(Analysis)

▪ 亮点原因分析:探讨成功的原因,识别关键的成功因素。

对亮点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导致成功的关键要素。

结关键成功因素,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 不足原因分析:深入挖掘失败的根源,找出主要的障碍和挑战。

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如鱼骨图、5WHY分析法等,找出导致不足的根本原因。

分析障碍和挑战对项目的影响,为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注意点:在分析成功因素时,多列举客观因素;在分析失败原因时,多从自身深挖原因。

▪ 对于成功因素,客观地分析外部环境、资源支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 对于失败原因,勇于从团队内部管理、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 如何分析原因

▪ 鱼骨图分析法:通过鱼骨图的结构,从不同维度分析问题的根源。

绘制鱼骨图,确定问题陈述作为鱼头。

从大骨(如人、机、料、法、环)开始,逐步细化到中骨和小骨,找出具体的原因。

对找出的原因进行分类和整理,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 5WHY分析法:通过连续追问“为什么”,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

针对问题进行连续五次的“为什么”提问,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记录每次提问的答案,分析问题的因果链,找出根本原因。

▪ PQPA法:

明确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范围(P)。

分析问题产生的质量方面的原因(Q)。

制定改进问题的计划(P)。

明确改进问题的具体行动步骤和责任人(A)。

▪ 总结规律(Insight)

▪ 经验&规律:基于对关键要素和原因的分析,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或规律。

对复盘过程中收集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和抽象,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总结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一般性规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 行动计划(KISS法):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确保复盘成果能够落地实施。

明确行动计划的具体步骤、责任人、时间节点等要素。

定期跟踪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 如何萃取经验

明确主题:确定有经验价值需要萃取的项目主题。

制作成果: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的流程、话术、工具或课程。

将萃取的经验整理成可操作的流程或规范。

制作成培训课程或操作指南,便于在团队中进行分享和传承。

▪ 结构化建模:按照“道法术器坑”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结构化的经验模型。

道:明确经验背后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法:总结出适用于同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术:提炼出具体的操作技巧和步骤。

器:开发出辅助工作的工具和模板。

坑:指出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风险。

五、 复盘会议后期改善

1、后续追踪三步骤

▪ 跟踪计划: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协助。

▪ 整理结果:整理复盘结果并与他人分享,形成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

▪ 后续措施:评估并讨论后续的改善措施,确保持续改进。

2、会议纪要

▪ 客观中立:记录应客观真实,避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 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以理解的语言,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理解。

▪ 简洁清晰:内容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

▪ 注意排版:合理的排版使会议纪要易于阅读和参考。

3、改进措施

▪ 明确责任部门:为每项改进措施指定明确的责任部门或团队,确保任务落实。

▪ 时间进度表: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明确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 工作进展的监控方式:包括定期的进度更新会议、报告或邮件通知,以及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

▪ 案例

▪ 详细行动进度表:展示如何制定详细的行动进度表,包括目标、衡量标准、类型、关键行动计划等。

▪ 目标:明确改进措施的具体目标,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客户投诉率等。

▪ 衡量标准:设定可量化的指标,用于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 类型:区分改进措施的类型,如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

▪ 关键行动计划: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步骤,明确每一步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4、常见改进措施参考

▪ 流程改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 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团队能力。

▪ 沟通协作:改善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 项目管理工具: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效能。

▪ 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改进。

▪ 鼓励创新和学习: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

▪ 定期评估和反馈: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 制定明确的目标: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为改进提供方向。

▪ 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资源,支持改进措施的实施。

▪ 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确保改进过程的顺利进行。

授课老师

李金金 企业职场管理实战、AI提效与落地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职业素养和商务礼仪 》 《时间和精力管理》 《压力和情绪管理》《结构化思维与表达》 《复盘思维:将经验转化为能力》《目标管理制定与拆解》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AI助力企业办公全流程效能提升 》 《AI驱动下的公文写作质效升级》 《玩转AI创意写作》 《AI助力人力资源效率提升》《AI优化职场沟通技巧》 《AI公文写作:精准、高效、规范》 《AI打造爆款产品策略》 《AI助力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 《AI赋能知识萃取和管理》 《AI 赋能企业组织与人才发展》《AI赋能管理:驱动企业变革管理与领导力发展》 《AI赋能人力:招聘、培育与留用全流程优化》 《AI智慧办公:打造高效协作新生态》 《AI赋能产品经理:洞察需求与创新驱动》

李金金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