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研究制定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年1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两个重磅操作指引:《“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操作指引》”),职业经理人建设从理论层面进入了操作层阶段,但究竟如何落地却是国企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朴宏老师根据多年人才发展研究与实践经验,为您进行操作性解读。
【课程特色】
课程互动性良好、每个关键环节老师都会设计与工作场景相结合的互动,让学员边学边用。使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习与演练能够紧密结合。老师的逻辑性极强,学员能够由浅入深跟随学习、理解、接受、运用所学内容,学习收获较大。
【课程对象】
企业决策层、投资人、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等。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共12小时
【课程大纲】
一、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 冲破樊篱(1978—1991)
▪ 扩大企业自主权
▪ 企业承包责任制
▪ 利改税
▪ 转化企业经营机制
2. 艰难探索(1992—2002)
▪ 现代企业制度构建
▪ 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探索
▪ 国有资产监管及运营
▪ 企业脱困及抓大抓小
3. 深化改革(2003—至今)
▪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二、 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
1. 深化国企改革的五项基本原则
▪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
▪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2. 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
▪ 进一步完善国企公司治理市场化
▪ 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 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 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三、 契约制职业经理人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
1. 此项改革的五大意义
▪ 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优化集团管控体系的价值创造
▪ 增进企业发展活力
▪ 打破干部终身制
▪ 有效激励干部综合素养提升
2. 此项改革的五大配套机制
▪ 公司治理机制
▪ 干部管理机制
▪ 用工机制
▪ 授权机制
▪ 人才流动机制
四、 任期制契约化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1. 两者的三大差别
▪ 身份差别
▪ 薪酬差别
▪ 管理方式差别
2. 两者的共同点
▪ 国企干部非终身制
▪ 有限任期
▪ 薪酬不再一刀切
3. 任期制契约化的核心要义
▪ 市场化选聘
▪ 契约化管理
▪ 差异化薪酬
▪ 市场化退出
五、 任期制契约化改革要点
第一步,考察政策体系,明确基本原则
第二步,确认各方主体全责,确认目标对象
第三步,任期制管理
第四步,契约化管理
第五步,明确退出机制
六、 职业经理人改革要点
1. 职业经理人机制实施条件
▪ 标准一:充分竞争行业
▪ 标准二:人才市场发育完备
▪ 标准三:董事会独立有效
▪ 标准四:公司监督治理有效
2. 职业经理人五大素质能力
▪ 政治先进
▪ 勇于创新
▪ 经营专业
▪ 业绩突出
▪ 德才兼备
七、 任期制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1. 激励不仅只有物质激励
▪ 工业化激励向社会化激励的转变
▪ 多巴胺带来更有效的内在激励
2. 全生命周期的立体激励
▪ 纵向激励:长期+中期+短期+即时
▪ 横向激励:物质+精神&员工敬业+幸福感
▪ 立体激励模型:纵向+横向
3. 激励原则
▪ 激励要素,多元复合
▪ 激励周期,长短协调
▪ 分层激励,资源错配
八、 任期制经理人中长期激励设计
1. 薪酬体系设计
▪ 谈判年薪制
▪ 绩效目标制
2. 非物质激励类型
▪ 工作回报
▪ 发展激励
▪ 精神激励
3. 中长期激励模式
▪ 利润分享模式
▪ 股权激励模式
▪ 项目跟投模式
▪ 事业合伙人模式
九、 总结与回顾
授课老师
朴宏 原世界五百强日本东芝(杭州)管理部长
常驻地:杭州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