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营销

张可

背景资料:小微学院资深研究员《小微普惠之DVD营销™》研发导师年均授课+辅导天数超200天18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13年银行从业经验企业培训师、岗位促动师国际培训机构认证讲师个人理财规划师曾任:北京500强高管、企业文化讲师某农商行综合部经理、风险部总经理、信贷部经理某省会级农商银行副行长省联社十佳支行长数据解读:数据介绍张老师:18--十八年金融行业培训经验200--年授课辅导量超200天1000

沙龙策划及营销技巧

【课程背景】通过各类沙龙活动获客、储客、养客、成交、转介绍是金融机构常用的营销模式,但是疫情三年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和感知,线上活动分走了大部分流量客户,线下活动的开展面临两大痛点,一是到场人数少,影响力不足;二是流程闭环确实,转化率低。本课程从认知层解答为什么沙龙活动越开效率越低,越开成本越高,从行动层策划沙龙活动闭环,层层递进。【课程收益】▪ 了解沙龙活动的真实收益▪ 掌握沙龙活动营销的策划逻辑

客户经理沟通谈资打造和客群提升

【课程背景】营销及客户经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客户打交道,是给企业创下营销业绩的支柱力量。无论是个人零售,抑或渠道营销,优秀客户经理和营销大多是综合能力强的多面手,既懂业务、精通产品,又能快速和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客户打成一片,产生稳定业绩和持续增量。因此,客户及营销经理必须精准掌握客户的心理,并有效引导客户的购买行为,才能快速高效地成交。营销就是心理博弈战,制胜策略就在心理操纵间。本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引

高净值客户深度KYC的实战技巧与方法

课程时长 课程时长:6小时课程目标 学员能够了解KYC的重要意义与目标,熟练掌握KYC的内容,合理运用KYC的技巧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深度挖掘不同类别客户,把各种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业素质与开发维护客户的能力,进而实现产能的逐步提升课程大纲:一、KYC的意义与目标 1. 突破产品销售的瓶颈• 银行客户经理的两种必备能力:财富管理专业能力VS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客户关系的三个层次:认识--

高净值客户的营销与维护

【培训对象】私行理财经理、营销主管、支行长【课程目标】▪ 学会秒读客户心理,合理应对▪ 能够真诚赞美客户并主控面谈全流程 ▪ 了解客户类型,深度KYC客户▪ 学会打造自己,能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营销与服务客户▪ 学会让客户对枯燥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充满兴趣【授课老师】刘畅【授课时长】1.5天(每天6课时)【授课方式】沉浸式课堂:讲授+互动+案例分析+演练【课程大纲】一.谈客户就是在深度拿捏人性1. 铺陈

对公负债业务营销及客户关系深耕维护

培训时间:1天(6小时)培训对象: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公司部人员及业务条线管理者授课方式: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情景演练课程课纲:一、银行负债业务营销面临形势及思维观念转变面临形势:1.经济下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违约风险逐渐加大2.利率市场化趋势下,资金成本不断上升3.规范表外融资造成银行融资服务能力减弱4.财政存款营销难度越来越大5.存款分流比较严重思维观念转变——三个转变一个回归1.产

客户分层维护管理与营销技能提升

【课程背景】1、客户是银行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是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高价值客户更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2、目前金融机构个人客户总量多、分层不明、维护偏少、质量不高、价值贡献不大已成共性问题;【课程目标】1、实现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的转变,通过分层维护营销管理,全面提升贵宾客户价值贡献度;2、学以致用,带动一批客户实现提档升级,挽留一批客户实现资金沉淀,发展一批客户实现行外引存,助力零售业务转型发

产品引领—打造领先的场景化综合产品营销能力

【课程背景】当前,在不佳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一线在产品营销方面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技巧、对不同产品矩阵的理解深度不够、欠缺运用产品组合和场景化进行产品营销的能力、对未来产业与金融的融合认识不足、以及欠缺客户界面的产品营销思路和技巧等,这些都亟需通过有效的学习来提升和改进。【课程收益】1. 理解和认识银行对公产品营销的趋

银行对公如何提升科创客户的获客及综合营销能力

课程背景: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银行在政策指引下稳步推动对实体经济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这样的大方向、大趋势之下,如何真正快速找到有实际金融需求、可高转化且风险可控的潜在科创客户,并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是摆在许多银行客户经理面前的一道难题。本课程依托自身二十余年的总分支多层面的实践经验,针对科创客户,采取沙盘推演+精准名单+获客+分层分类经营,及PE/VC筛

2025高质量精益开门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银行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传统的金融业态和服务模式正面临深刻的挑战与重塑,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别是在每年初的“开门红”阶段,作为银行业全年业绩的重要起点,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银行的短期收益,更对全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影响。当前许多银行在开门红活动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方式方法,过于追求短期业绩的快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