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老师 —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研究与实操型专家
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正军职(省部级)首长(著名作家魏巍)专职文字秘书
曾任:北京军区政治工作研究室正团职研究员,《政治工作通讯》《基层政治工作》等刊物主编,《战友报》特邀撰稿人
曾任:中国中信集团一级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国家级平台)党群部部长
北京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优客工场、青创智慧集团等“两新”组织党建顾问
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政工师,国家注册高级企业文化师
曾荣获军队系统最高奖励荣誉称号一次(“指导基层优秀机关干部”),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六次
【个人简介】
张建国老师30余年始终工作在党的理论研究、开展党建实务和文稿撰写一线,先后撰写了近200多篇党建理论、工作研究性文章、纪实文学和大量的领导讲话稿。撰写的《关于对部队进行民族、宗教问题教育的调查与分析》荣获国家课题调研二等奖;撰写的报告文学《听边防官兵讲那感人的故事》荣获全军“建党80周年征文”报告文学类一等奖;参与起草了全国重大典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华益慰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会事迹材料的撰写,写出了影响力。张老师是兼具理论研究和各类文稿起草于一身的专家型、实操型导师和文稿写作的“高手”,是少数既能把文章写明白,又能上台把怎么写讲透彻,既能把党建工作理清楚,又能指导怎么做的,有很强亲和力的老师。
【实战经验】
职场公文写作能力提升——泰康集团全系统“练就大手笔,写出好材料”专题培训,该集团29个分支机构,共38000人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参加培训。
张老师在2023年8月,利用两天时间,系统解析了职场公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结合客户的实际,对30余篇文稿进行了认真剖析,整体提升了客户各层级的文稿撰写能力,受到了一致好评。
公文写作的方法、技法与笔法——中国联通全系统“三办能力提升”项目,该集团31个省级公司,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参加培训。
张老师在2023年5月,在中国联通总部,对总部近200名学员,并通过内部信息平台,对全国31个省级公司进行授课培训,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理论与实操想结合——中国烟草柳州卷烟厂“建构遵循规则的写作”专题培训,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办法,使该厂的写作水平实现了整体提升。
张老师在2022年5月-8月间,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提升了客户全员的写作能力,特别是指导客户起草的关于争创“全国先进班组”的材料,得到了被全国总工会评审组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该荣誉称号。
党建类公文的撰写要领——中国核电集团“把“党言党语”写“党情党味”来”专题培训,全集团党务干部从党建实务和党建写作两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张老师在2023年7月-8月,对该集团基层党务干部进行了党建类公文材料撰写培训,课程从不知从何“写起”,重点讲解了文理与事理结合,及党建类材料的特殊要求,有效地提升了党务工作者在撰写文稿上的针对性、开创性、操作性、有效性。
【培训经验】
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全案通——4个专题、15个法定公文及30余个应用文种、案例近百个、授课300小时
张老师的课程取法乎上,高处着眼,是老师30多年高级机关笔耕不辍的体会和经验,授课超300小时,让学员从写作规律的底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公文材料写作的本质规律。课程系统讲解15种法定公文、10余种(类)常用应用文稿的写作技巧方法,从思维、结构、语言、形式等各个层面提升公文材料的写作能力,帮助学员构建成属于自己的写作体系,掌握公文材料写作的技能技巧。
“党言党语话写作”专题培训——超100场培训、累计学员3000人、学员满分率98% 张老师,作为党的理论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针对党建类公文材料的撰写需求,精心设计了“党言党语话写作”专题培训。该培训已成功举办超过100场,累计惠及学员超过3000人。张老师不仅能够从最基础的层面讲解职场写作的技法与笔法,还能深入浅出地系统阐述党建类公文材料的写作精髓。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全面提升了政治站位,还对“党建是什么?党建工作有哪些规律和方法可循?党建工作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张老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开创性、操作性、有效性”,确保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个人能力与工作成效的双重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该专题培训的学员满分好评率高达95%,充分彰显了张老师的教学实力与培训效果。
新员工入职培训——先后为国有企业、金融类国有、政府公务员进行不同侧重的培训,满意率98.8%、满分好评率96%
张老师专门针对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公务员的不同需求,对博士生、研究生等不同层级,先后为中国航田、国家能源、中国银行、航天九院、中国电科、中国建筑等单位提供专项培训,使学员尽快实现由学校到“职场人”的去改变,覆盖人员超过1000人,课程满意度达到98.8%,其中五星好评率高达96%。
【授课风格】
不空洞、真提升:张老师的培训课,不似普通的公文课那样枯燥无味地讲些规则再讲讲案例,而是结合自己30多年的军队高级机关和中央企业文件起草实践,在抽象、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轻松且通俗地讲解材料写作的全要素流程和实战路径。
不枯燥、有味道:张老师的课程不似普通的公文课那样枯燥无味地讲道理,而是结合大家身边的真实、有趣、深刻的案例,透彻分析、延伸应用,课上涉及到的内容会与学员的经验建立连接,回味无穷。
影响大、返聘多:张老师的公文课已经被大多数的央企总部机关与下属单位、地方国企、上市公司乃至一些国家机关所熟识,多次为不同下属单位返聘,从来都是高评价,从未出现一般和差评。
通透、通俗、通用:写作课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转化。张老师结合自己30多年的写作实践,课程从突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讲起,引导学员掌握材料写作的内在规律上。
【主讲课题】
公文写作类
《让写作能力成为助力成长的“硬本领”(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方法技法全案通)》
《职场写作的底层逻辑和本质规律》
《公文写作“方法”“技法”和“笔法”》
《从理解、重构到呈现——网状思维到线性表达的内在规律》
《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密钥”》
《写好公文材料的“酵母”材料——总结类材料的起草方法》
《怎样写好述职报告?》
《关于典型经验、事迹、人物材料的写作技巧》
《简单明了的领导讲话稿写作技巧》
党建类材料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把“党言党语”写“党情党味”来》
《党建材料写作方法浅谈》
《写出“高大上”党建述职报告的攻略》
《调研报告——党务人员“参”与“谋”基本功》
《全流程解析民主生活会材料撰写》
《学习体会——“引、议、联、结”四字诀》
《调查研究为什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五分调查+三分研究+两分写作——调研报告写作技巧的实例讲析》
《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党务规范类
《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思想先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脉络与实践》
《基层党建工作理论与实务》
《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要点解析与探索》
行政、文秘及办文办会办事类
《办文见水平办会见作风办事见精神》
《高效做好行政、文秘“三大件”工作的办法与经验》
《努力使办文、办会、办事规范化、制度化》
《谈谈机关干部怎么办文办会办事》
服务客户
金融服务类:中国中信集团、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中信证券
能源资源类: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航油、三峡集团、陕煤集团、云南锡业集团、
军工电子类:原北京军区所属部队(华北五省)、航天九院、沈飞集团、中核集团、北京718友晟电子科技、中国电科
工程建设类: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国家烟草(贵州、广西、河南)、中信特钢、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长虹集团、山东海运集团、广州农业科技集团、万科集团、深圳市政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金隅集团
科技研究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家动电池创新中心、、北京新奥特集团、中国联通、深圳地铁集团、北京地铁集团
教育协会类:外交部人才中心、中国体彩中心、江苏省委党校、湖南韶山市委党校、北京企业协会、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综合党委青创(北京)公司、优客工场、石景山区总工会、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政府和邢台市退役军人孵化中心等。
客户评价
文无定法,但有定规,写作的理论其实并不复杂和深奥,关键是对技巧的掌握,张建国老师结合自己30多年的写作实践和感悟,总结和梳理的写作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写作者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团中央全国青年创业联盟联席主席 毛大庆
写作不是一件顶难的事,找到方法,提笔就可作文,张建国老师从“道、法、术”三个维度对写作的新颖解读,把毫无头绪的写作讲得既通俗又清晰。——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副主任 薛海燕
讲写作课的老师很少有专职写作的,同样,长期从事写作的人,讲课的又不多,可以说,张老师是两者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特别好的那种,他的讲课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讲清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北京市企业联合会会长 张建利
张老师在讲课中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写作就是用笔“说话”,不存在会写不会写的问题,只有写好写不好的问题,关键是掌握和运用好一定的技巧,很受启发特别实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青创智慧集团董事长 张萌
也听过几次写作的培训,总感到同质化比较严重,很多是似曾相识的内容,但张建国老师的课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站在读者的角度”、“用说谎话的逻辑来构思”等观点,是一个真正写手悟出的的经验,很不错。——北大纵横商学院副院长 韩晓宾
如果说不同,我觉得张建国老师讲课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实践中来”,这个从实践中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他从小机关一直写到大机关,成为全国著名作家的文字秘书和大军区级研究室的专职研究员;另一方面,说的是他从“豆腐块”小稿写起,到起草大领导的讲话稿、上万字的理论文章。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才是最管用的。——朱日和训练基地第一任政委 杨中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