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从2009年央行下发《关于促进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若干意见》至今,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对中小银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最初的科技部门主导、引入互联网大厂技术的方式到目前的业务驱动科技,基于业务场景应用的数字化转型,各地区的银行都进行着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尝试。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随着金融科技资金投入、人才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数字技术加速革新以及数字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农商银行仍然面临整体规划布局不清、建设与应用能力不强、数字化支撑不足的挑战。”
在数据资产成为农商银行重要生产要素的现阶段,如何采用简单的、富有成效的方法将数据快速进行资产变现,使其成为“管理驱动器”与“产能动力源”,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快速实现数据应用,是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
课程收益:
课程通过老师近百个项目的经验积累,甄选十数个银行数据多维应用的实际操作案例,从“实践派”的角度对银行数据的多维应用进行阐述,并通过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体系化”讲解,使参训人员可以对本行数字化转型产生深度认知,并从案例中萃取本行社的适用内容,用“有条件的拿来主义”的方式,对行社经营进行赋能。
授课对象:
农信市级部门管理者与科室负责人,农信法人行社理/董事长、经营班子成员,农信法人行社中层管理干部。
课程时长:
1-2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数据应用现状与探索
1. 一个岗位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
2. 二类数据的结合,银行如何对“大小数据”进行整合
3. 三不用的数据现状,到底问题处在了哪里
4. 四个信贷获客困局,为什么我们说该做的都做了
5. 五个名单应用难点,精准营销名单转化差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 现有数据价值如何变现
1. 人才与团队:数据人才选育与数据应用敏捷性小组打造团队的打造
2. 机制与流程:数据应用常态化的岗位职责、工作流与量化标准
3. 场景与案例:数据在银行多维应用的3个视角、7个场景
视角1:知己知彼,数据视角下的区域市场策略
场景1:年度份额变化中体现的竞争对手与对应的营销策略
(案例:XX农商行开门红筹备中的营销节奏)
1) 看报表“千人千面”,“千人千解”
2) 关键时间节点的银行各项存款流向
视角2:了解自己,我是我的观察者
场景2:客户经理续贷压力测算与应用
(案例:6个省份的不同测算标准、测算逻辑与管理策略)
1) 不同的压力指数下,对客户关系管理、资产质量管理的影响
2) 支行视角下的续贷压力指数与关联指标情况
3) 续贷压力下的管理思路
4) 续贷压力程度下应用场景建议
场景3:定存到期忙闲时数据分析与应用
(案例:XX农商行开门红筹备中的营销节奏)
1) 利用透视表制作“全行/支行到期结构视图”
2) 根据结构制定稳存、排班、活动实施策略
场景4:收单商户预警模型
(案例:3个不同行社收单商户的经营逻辑)
1) 收单商户近X个月交易稳定度
2) 不同地区收单商户分层分级营销逻辑
视角3:业务突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做法
场景5:信贷业务增户扩面
(案例:收单商户信贷覆盖率的提升策略)
1) 收单商户近X个月交易稳定度
2) 收单商户信贷分层分级营销逻辑下支行落地管理策略
(案例:“攻守兼备”,流失客户挽回与流失控制)
1) 流失客户模型构建逻辑
2) 不同地区2019-2022年贷款流失率分析
3) 不同流失客群的构成与特点
4) 流失类客户精准营销优先级逻辑
5) 流失客户的营销动态变化
场景6:信贷业务提质增效
(案例:线上类贷款产品的用信激活)
(案例:存量个贷客户的提额增信)
1) 提额增信客户模型构建逻辑
2) 个贷提额客户准入四大关键
3) 提额增信客户分层分级营销模型
4) 提额增信客群营销潜能判断
场景7:信贷业务边际收益
(案例:对公结算账户管理)
1) 对公客户的综合收益分析
2) 对公账户质态现状分析(交易、日均、业务覆盖率等)
3) 对公账户管理问题与提质措施
第三部分 数据视角下的管理本质
1. 考核的本质:基于省联社考核的经营思考
(案例:某省联社近5年年度考核变化分析)
1) 多数银行考核指标与目标制定流程
2) 考核指标与目标制定流程优化
3) 了解考核的重点,并自我剖析考核过程,明确经营定位
4) 深度思考考核指标与经营逻辑,制定辅助考核项,正确引导营销行为
2. 激励的本质:基于法人行年度经营策略下的绩效考核
(案例:某农商行的对公营销考核案例)
5) 案例思考:对公账户开户考核指标
6) 银行目标制定三个原则
7) 银行需制定任务分解数据模型,并每年优化更新
8) 目标分解样例
授课老师
周地亮 银行数据应用实战管理专家
常驻地:建瓯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