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讲解稳定币的本质与底层逻辑,梳理其技术演进与监管脉络,深入分析其对传统金融、跨境支付与资产管理的深刻影响。课程融合USDT、USDC、DAI等典型币种实操模式与风险解析,结合欧盟MiCA、香港金管局与美国法案等监管框架,帮助企业建立对稳定币从边缘创新向主流金融基础设施演变的清晰认知与应对路径。
学员收益:
课程将帮助企业中高管全面理解稳定币的底层逻辑、技术机制与金融逻辑,识别其中的合规风险与宏观冲击点,掌握全球主要监管政策及合规框架,提升对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金融创新、数字资产配置等领域的战略判断力与实操应对能力,为未来合规接入与业务对接提供理论基础与实务借鉴。
听课对象:企业管理人员、金融机构相关业务从业人员
时长:半天/3小时
课程大纲
一、稳定币的基本认知与底层逻辑
(一)稳定币的定义与功能演化
1.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区别
2.稳定币与传统数字支付(如支付宝、微信)的差异
3.全链条可编程特性对现有金融流程的变革意义
(二)稳定币的经济逻辑与信用机制
1.价值锚定机制:法币储备、超额抵押、算法平衡
2.铸造与销毁机制:如何实现供需平衡与币价稳定
3.结算效率与成本优化优势分析
二、稳定币发展历程与市场格局变化
(一)四阶段发展简史(2014—2025)
1.第一阶段(2014-2019):交易所计价与Libra挑战
2.第二阶段(2020-2021):DeFi带动USDC、DAI崛起
3.第三阶段(2022-2023):UST崩盘与全球监管升级
4.第四阶段(2024-2025):合规稳定币布局初现端倪
(二)三大主流币剖析:
1.USDT:利润结构、储备成分、中心化争议
2.USDC:审计透明、合规性强、流动性挑战
3.DAI:超额抵押、RWA资产接入、清算滑点
(三)市占率走势、资产构成对比、监管事件影响力分析
三、稳定币对当前经济与金融秩序的影响
(一)稳定币如何冲击传统金融系统?
1.货币政策外溢风险与弱国货币边缘化
2.去中介化对银行、支付机构的冲击
3.跨境清结算效率革命与汇兑通道替代
(二)稳定币如何嵌入金融基础设施?
1.RWA(现实资产链上化)对资产管理的变革
2.稳定币与国债、地产、ETF挂钩的典型场景
3.美债利率、美元强弱周期对稳定币产品设计的影响
(三)案例解析:美联储加息周期下USDT利润模型的波动
四、稳定币合规挑战与监管趋势分析
(一)全球监管框架对比
1.美国《天才法案》(Stablecoin TRUST Act)要点
2.欧盟MiCA法案稳定币监管要求
3.香港金管局关于“储备型稳定币”的政策试点
4.全球主要地区监管政策对比表
(二)典型风险维度深度拆解
1.技术漏洞与智能合约不可审计性
2.流动性错配与挤兑风险
3.商业模式不可持续:收益依赖利差或杠杆
4.洗钱与非法融资风险:跨境匿名支付问题
5.六大维度共振下的系统性冲击
(三)合规落地的五大关键机制
1.储备透明度机制(审计/托管/审查)
2.链上追踪与地址黑名单制度
3.KYC/AML/CTF 机制接入
4.反欺诈与交易监控系统
5.与央行、金融监管机构的对接通道建设
五、企业如何应对稳定币趋势:从观察到布局
(一)对国有企业/银行/民营企业的不同影响分析
1.对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的影响与机会
2.对民企海外业务的结算效率提升
3.对国企的资本管控、汇兑合规挑战
(二)企业是否应介入合规稳定币生态?
1.观察者、接入者、发行者三种路径比较
2.国内电商/科技/平台型企业的稳定币探索案例
(三)稳定币在企业支付流程中的接入示意图
(四)从“边缘工具”向“金融基础设施”的跃迁路径预测
1.市场惯性、政策空间与用户习惯的协同发展
2.未来五年企业稳定币场景预测(B2B、B2C、C2C)
授课老师
林承铎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
常驻地:苏州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